不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从不平衡和平衡的辩证统一中来认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矛盾
被引量:2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4-47,共4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3
-
1赵万里,阎焱.当代西方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叙事——基于欧美教科书的知识社会学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5-85. 被引量:2
-
2郑安文.科学发展观下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6(02Z):203-204. 被引量:2
-
3陈栋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5-6. 被引量:13
-
4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J].哲学动态,2011(11):5-11. 被引量:28
-
5李青.平衡·重点·协调——我国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1-6. 被引量:2
-
6贺祥林.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J].学术研究,2001(6):63-65. 被引量:17
-
7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79-85. 被引量:37
-
8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4):33-44. 被引量:186
-
9沈斐.“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28-35. 被引量:32
-
10刘向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79-82.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4
-
1黄慧.互嵌、交融、共生:空间视角下拉萨市城关区互嵌式社区考察[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2):65-70. 被引量:4
-
2张威.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J].世纪桥,2024(14):20-22.
-
3张泰城,刘家桂.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08(4):3-5. 被引量:7
-
4王艳生,赵建敏,杜兴涛.论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制保障[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71-74. 被引量:3
-
5娄昭,娄大韬,张战军.安顺试验区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与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4):78-81.
-
6高永久,冯辉.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支持路径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的个案考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1):47-57. 被引量:1
-
7许奕锋,李功员.民族共同体心理认同视域下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J].观察与思考,2022(7):80-88. 被引量:6
-
8陈纪,曾泓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视角[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6):57-66. 被引量:6
-
9高永久,冯辉.新时代我国稳边固边的认同整合实践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X旗的田野调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4):76-86. 被引量:4
-
10高永久,冯辉.从“一条主线”到“一线两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5):1-12.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