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审判程序的改革方案
被引量:
4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做出了一些新的制度安排,这对于有效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增强审判程序的公正性都有望发生积极的效果。但也有一些制度设计既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也缺乏实证的基础,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在注重解决某一问题的同时,可能放任了另外一些新问题的产生。
作者
陈瑞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6-62,共7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案卷移送
庭前预备程序
简易程序
量刑程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459
引证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438
参考文献
4
1
李玉萍.
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J]
.法学家,2010(2):47-55.
被引量:34
2
陈瑞华.
制度变革中的立法推动主义——以律师法实施问题为范例的分析[J]
.政法论坛,2010,28(1):38-57.
被引量:52
3
张军.
关于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若干问题[J]
.中国法学,1996(3):34-39.
被引量:10
4
王尚新.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
.法学研究,1994,16(5):76-8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郭晓宇.“司法部副部长称需修改律师法深化律师体制改革”,载《法制日报》,2005年9月26日.
2
“北京律师首次拿到调查令,律师具有调查权”,载《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7月29日.
3
高俊玲.“法院无权向律师签发调查令”,载《检察日报》,2006年7月5目.
4
“新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回复,应按修订后律师法规定执行”,《法制日报》,2008年8月21日.
5
1982年宪法第8条.
6
王新友等."新律师法实施一年,三大执业难题几何突破?",《检察日报》,2009年6月1日.
7
廉颖婷."律师调查取证难寻求制度突破",《法制日报周末版》,2007年7月31日.
8
“严格程序,规范量刑,确保公正--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负责人答记者问”,《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1日.
9
陈卫东.《量刑程序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载《法制日报》,2009年5月27日.
10
胡云腾主编.《中美量刑改革国际研讨会文集》,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共引文献
102
1
林红.
社区矫正用警问题研究[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3(2):100-108.
被引量:5
2
顾永忠,李作.
论“改革试点推动立法”模式——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J]
.河北法学,2023,41(8):76-95.
被引量:6
3
丁轶.
地方法治扩散的原理与限度[J]
.法学家,2021(1):15-29.
被引量:19
4
宋灵珊.
刑事诉讼制度如何生成:法治共性与个性的对话[J]
.东南法学,2023(2):256-275.
5
王君炜.
我国作证豁免制度的建构模式与路径[J]
.海峡法学,2013,15(3):97-103.
6
王敏远.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1995,17(1):35-40.
被引量:2
7
肖婳.
由“亲亲相隐”到“近亲属拒证权”[J]
.企业导报,2013(23):171-172.
8
秦前红,涂云新.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路径及其选择——在立法裁量与司法救济之间[J]
.交大法学,2013(1):112-129.
被引量:7
9
熊亚文.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现实困境与展望——以量刑对象理论为视角[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71-177.
被引量:1
10
崔自力.
刑事庭审方式比较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1):10-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9
1
谢澍.
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扬弃与超越[J]
.中国法学,2023(3):264-284.
被引量:40
2
喻海松.
法典化时代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向度[J]
.法学论坛,2024,39(2):39-52.
被引量:42
3
顾永忠.
一场未完成的讨论: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几个问题[J]
.法治研究,2020,0(1):109-117.
被引量:31
4
谢澍.
“认知交互”与“偏见阻断”——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理性认知进路[J]
.当代法学,2023,37(1):135-148.
被引量:16
5
彭海青.
论刑事判决书的说理[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5):30-33.
被引量:9
6
韩旭.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转型[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108-114.
被引量:21
7
罗国良.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定罪标准[J]
.法律适用,2010(9):2-10.
被引量:6
8
牛克乾,张文.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在刑事裁判文书中的运用[J]
.法律适用,2010(9):16-21.
被引量:2
9
汤景桢.
论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完善——以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77-80.
被引量:1
10
李先伟.
证人出庭作证与公诉结果的不确定性[J]
.人大法律评论,2013(1):228-2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0
1
汤景桢.
论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完善——以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77-80.
被引量:1
2
罗国良.
优先保障法官内心确信 兼顾被告人权利保护 论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J]
.法律适用,2012(3):7-17.
被引量:11
3
陈瑞华.
论侦查人员的证人地位[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2):37-48.
被引量:53
4
陈瑞华.
论证人证言规则[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10.
被引量:34
5
汪建成,付磊.
刑事证据制度的变革对检察工作的挑战及其应对[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20(3):3-9.
被引量:8
6
耿慧茹.
比较法视野下对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思考[J]
.人民司法,2012(13):90-93.
被引量:4
7
陈瑞华.
我国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4):100-111.
被引量:17
8
陈瑞华.
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J]
.政法论坛,2012,30(5):14-24.
被引量:83
9
高洁.
程序性争议的庭前听证程序[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20(5):109-118.
被引量:6
10
彭林泉.
构建多元化的量刑程序模式[J]
.人民检察,2012(20):17-2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38
1
谢进杰,魏梦欣,伯恩敬,熊秋红,欧卫安,王晖,郭玉,李晓琤,何旭霞,宋福信.
认罪认罚刑事程序:实证与比较的学术叙事(笔谈)[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11-267.
2
自正法.
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法理”样态及其法理化[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147-161.
被引量:5
3
韩振文.
智能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的功用、契机及其困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73-85.
被引量:1
4
万旭.
刑事审判中异议制度的原理论纲——从刑事审判对抗化转型切入[J]
.刑事法评论,2022(2):572-593.
5
闫召华.
刑事简易程序四十年:文本、经验、问题及走向[J]
.刑事法评论,2019(1):487-509.
被引量:3
6
自正法.
互联网法院的审理模式与庭审实质化路径[J]
.法学论坛,2021,36(3):37-48.
被引量:36
7
曾元君.
性侵被害人作证程序的完善——澳大利亚性侵法律的改革实践[J]
.人大法律评论,2022(1):275-308.
被引量:1
8
邓彦,胡姝昀.
法庭话语中“就是(说)”的语用功能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2):125-129.
被引量:1
9
李子龙.
起诉状一本主义:我国刑事案卷移送制度改革再思考[J]
.清华法学,2021,15(3):127-142.
被引量:10
10
胡振龙.
困境与突破:论侦查见证制度之功能转向[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5):98-105.
1
尼玛扎西.
新《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关于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探讨[J]
.法制与经济,2012,21(8):14-14.
2
陈光中,曾新华.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视野下的二审程序改革[J]
.中国检察官,2012(1):77-77.
被引量:2
3
刘欢,王士杰.
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贡献[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66-68.
被引量:1
4
张奕.
浅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无罪推定原则[J]
.法商论坛,2012(1):177-178.
5
余红格.
浅论剥夺政治权利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必要性[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2Z):300-300.
6
刘慧芳.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英美保释制度为视角[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0(1):73-76.
被引量:1
7
洪道德.
无关“亲亲相隐”[J]
.法律与生活,2011(18):26-26.
被引量:5
8
李润华.
职务犯罪侦查中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19-23.
9
隽武.
“不得自证其罪”与“亲亲相隐”合法吗?——浅谈《刑诉法》修订的若干变更[J]
.科学生活,2011(12):40-43.
10
方兴.
纾解征收之痛——《物权法》关于征收的条款应当修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5):32-34.
法学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