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创造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积极探索基于本科生科技导师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
薛振田
陈伟
机构地区
青岛理工大学
出处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第5期1-3,共3页
China Metallur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创造教育
本科生科技导师制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1
徐青.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0(9):57-58.
被引量:23
2
郭明辉,王勇.
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6-9.
被引量:32
3
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45-47.
被引量:19
4
徐宝石.
浅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2):195-19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吴援明.
促进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S1):27-29.
被引量:20
2
宋立军.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与教学改革[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1):43-45.
被引量:4
3
金永君,张晓兰,任常愚.
高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J]
.文教资料,2007(4):18-19.
被引量:10
4
罗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71-75.
被引量:4
5
史为恒.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3):91-93.
被引量:3
6
黄达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9):7-8.
被引量:48
7
周志平,尹丽娟,王升,曹雪梅,陈兰新.
科研、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2):93-98.
被引量:12
8
王慧琴.
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79-82.
被引量:17
9
吴启迪.
吴启迪:开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5-6.
被引量:17
10
周济.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被引量:161
共引文献
72
1
钟庞和.
论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6,19(2):238-240.
被引量:4
2
王福泉.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教育探索,2006(10):6-8.
被引量:9
3
陈文松,宁寻安.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B12):21-22.
被引量:9
4
曹国辉,祝新,刘辉.
建筑工程示范实验室建设及其教学改革[J]
.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139-142.
被引量:1
5
乔海曙,李远航.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
.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被引量:171
6
杨琳.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素质教育[J]
.中国电力教育,2009(7):6-7.
被引量:13
7
张辉,卢广林,唐玉秀.
配合饲料学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3):73-75.
被引量:3
8
杨海波,吴艳茹,刘晓静,易小林.
医学电子学教学中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4):2071-2073.
被引量:3
9
肖杰,张纲,江宏.
浅析建筑材料示范实验室建设[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249-249.
被引量:3
10
邓风,肖雪峰.
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249-250.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3
1
吕林,施琰茹.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0):110-113.
被引量:13
2
王万山.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
沈媛媛,刘益成.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98-99.
被引量:9
4
王海江,崔静.
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0(5):10-10.
被引量:6
5
徐青.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0(9):57-58.
被引量:23
6
黄伟军,肖金球,张兄武,杨利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29-30.
被引量:21
7
王艳芬,王刚,张晓光,刘卫东,李剑.
“数字信号处理”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2):22-24.
被引量:14
8
郭广生,李庆丰.
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被引量:48
9
周建民,陈硕,朱军.
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继续教育,2011,25(12):15-17.
被引量:4
10
丁新泉,魏鹂.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7-1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赵伟.
浅谈数字信号处理重点课程的教学改革[J]
.成人教育,2013,33(1):120-121.
被引量:4
2
赵伟.
电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4):21-24.
被引量:2
3
姜岚.
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
.高教探索,2016(3):104-106.
被引量:19
4
赵伟.
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科教文汇,2016(26):25-26.
5
张珍祯.
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资讯,2017,15(25):207-2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郭兴凤,刘昆仑,张丽芬,刘伯业,陈复生.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为例[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111-117.
被引量:7
2
张辉,王惠贞.
依托技能竞赛,引领高职电信专业教学改革[J]
.价值工程,2014,33(21):296-297.
被引量:2
3
许芹,张海涛,张玉山.
应用型高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索[J]
.科技视界,2015(5):68-68.
被引量:1
4
张群利,刘兵,王桂英,张希栋.
包装材料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160-161.
被引量:2
5
苏健民,赵亚凤.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体系,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化教育[J]
.时代教育,2015,0(19):38-39.
6
赵亚凤,胡峻峰.
CDIO模式下DSP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科教文汇,2016(24):61-62.
被引量:3
7
戴红,杨群,迟宇豪,高伟,武胜君,张侃.
军队院校心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27-29.
被引量:2
8
周继术,辛清婷,吉红,刘超,于海波,刘海侠,董武子.
依托试验站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
.家畜生态学报,2017,38(8):91-94.
被引量:1
9
周宝刚,刘思雯,张丽凤.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J]
.物流科技,2017,40(10):150-153.
被引量:7
10
彭智军,田淑英,刘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用本科与专业硕士衔接研究——基于税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J]
.池州学院学报,2017,31(5):137-141.
被引量:4
1
周海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2):10-11.
被引量:2
2
新闻短播[J]
.广东科技,2010,19(7):9-9.
3
张世平.
工学结合中“企业课堂化”运作的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9):154-156.
被引量:1
4
甄敏英.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0(1):12-14.
5
江帆,王春,王一军,区嘉洁.
基于TRIZ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
.科技信息,2009(16):36-37.
被引量:21
6
费杰,黄剑锋,李翠艳,曹丽云,殷立雄.
以团队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协同培养体系[J]
.中国高校科技,2016(4):86-87.
被引量:2
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实验室科学,2014,17(1):186-186.
被引量:1
8
陈忠,王丹戎.
数学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4,11(9):104-106.
被引量:4
9
西藏大学出台“六大举措"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
中国冶金教育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