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后喻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 "三喻文化"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于20世纪60年代针对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全球性、历史性的代沟等现实问题,从不同文化传递机制角度提出的。她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文化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作者
郑艳
吕京
机构地区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第10期48-49,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当代中学生
文化背景
教师权威
重构
消解
人类学家
科技革命
60年代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赵永勤,靳玉乐.
论文化类型与教师权威[J]
.教师教育研究,2003,15(6):34-39.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欧阳文.
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1):129-132.
被引量:80
2
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
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荀子.礼论[M].,..
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
吉林教委小学、初中课业问题调查组报告.吉林教育科学,1995,(10).
7
(美)阿尔温@拖夫勒.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3.100-112.
8
[2][3][9][13](美) 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22.41.21.67.
9
张义兵.
文化传递模式与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53-60.
被引量:26
10
杨跃.
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9-75.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26
1
李国强,周月朗.
关于教师权威功能的主要理论取向之审视[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5):129-132.
被引量:5
2
赵永勤.
文化的断裂与寻根——教学理论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必要张力[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26-28.
被引量:1
3
杨建义.
论后喻语境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7):59-62.
4
陈锦燕.
教师权威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研究,2006(8):54-58.
被引量:9
5
黄华珍,吴晓蓉,潘发光.
“并喻文化”与新型教师角色的建构[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68-71.
被引量:5
6
张家军.
教师权威的现代解读[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68-173.
被引量:5
7
张红玲.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模式的转换研究[J]
.考试周刊,2009(5):114-116.
被引量:4
8
袁瑞玉,金浩.
信息对称背景下教师权威的危机与重建[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31-33.
9
邢思珍.
从文化变迁看教师教育权威的走向及其确立[J]
.教育探索,2011(4):101-103.
被引量:8
10
沈宁江,林庆彪,陈建,王书成.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
.临床骨科杂志,2000,3(1):22-2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6
1
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J]
.教育研究,1999,20(8):8-15.
被引量:460
2
张天宝.
论主体性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1996(5):11-12.
被引量:36
3
阎亚军.
论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
.上海教育科研,2004(9):12-13.
被引量:19
4
吴霞.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一个教师权威视角的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4(12):70-72.
被引量:45
5
熊川武.
教育理解论[J]
.教育研究,2005,26(8):3-8.
被引量:50
6
文丽萍.
从外烁到内塑——前喻文化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型[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139-141.
被引量:3
7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院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5.
9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3):51-66.
10
蔡琼,吕改玲.
后喻文化背景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8(3):39-4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8
1
谢廷婷.
论后喻文化时代教师权威的迷失[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5-15.
2
张文峰,沈维凤.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发展的SWOT分析——基于“后喻文化”视角[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29-31.
被引量:1
3
沈小娟.
前喻文化与高校创新教育模式内在关系探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63-65.
4
董雪.
教师人格养成的“文化印迹”[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0(6):8-9.
被引量:2
5
吕晓娟,颜晓程.
理解学生:教师应有之为——基于三位教师的案例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7(7):83-87.
被引量:5
6
周圆.
理解学生:教学的“最佳路径”[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8,0(7):1-3.
7
陈潇.
中学教师权威消解趋势及其重构策略[J]
.现代交际,2019,0(14):106-107.
8
杨春萌.
教学理解艺术初探[J]
.教育进展,2022,12(6):2172-21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巧玲.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优化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4(18):52-56.
被引量:1
2
曾海宾.
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功能的发挥[J]
.时代教育,2017,0(5):49-50.
被引量:1
3
袁玲,卢晓旭,张梅.
改进地理学困生学习状况的实验研究——以成都市棠湖中学初中生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53-56.
被引量:1
4
程翠萍,何佩珊,江兴智.
小学全科教师大五人格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研究[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4(1):77-80.
被引量:1
5
杨益.
教师人格矛盾与德育困境[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1(10):53-54.
6
刘师妤.
践行“三个理解”理念,助力学生智慧发展——以“与极值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教学为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4(1):1-5.
7
黄巧玲.
基于泰勒原理的教育学课程思政实践理路[J]
.科教文汇,2024(18):123-128.
8
杨春萌.
教学理解艺术初探[J]
.教育进展,2022,12(6):2172-2179.
被引量:1
9
周亚,王大辉,陈清华,曾杨.
中国基础教育超大规模课堂教学[J]
.教育进展,2024,14(3):254-260.
1
张琪.
新课程改革背后教育文化的“消解”与重构[J]
.现代教育论丛,2007(8):27-30.
2
张琪.
新课程改革背后教育文化的“消解”与重构[J]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7(6):66-69.
3
赵健雄.
后喻文化时代的教育问题[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0,0(9):7-7.
4
杨转.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1):35-36.
5
赵翠明,朱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2):29-30.
被引量:1
6
芮彭年.
文化反哺对当今家庭教育提出的挑战[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7(3):50-52.
被引量:2
7
李卓薇.
后喻文化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30):9-9.
8
赵翠明,朱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J]
.天津教育,2007(10):24-24.
9
张凤巧.
同喻文化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9):151-155.
10
杜秀芳.
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传递机制及其实现[J]
.山东教育科研,2002(8):46-47.
被引量:3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