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子的君子论与大学生人格培养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孔子眼里,理想的君子应当有仁、有知、有勇、有艺、有乐。其中,"仁、知、勇"是君子内在品质的基本要素,而"艺与乐"则表现为外在的文采。孔子认为,内在的"质"与外现的"文"要比例协调,才能成为君子。孔子对君子理想人格的要求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作者
滕晓梅
机构地区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出处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孔子的君子论
大学生人格培养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作者简介
滕晓梅(1972一),女,湖北罗田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朱熹.论语集注[O].山东:齐鲁书社,1992.
2
陈卫平.
孔子君子论理论内涵的两重性[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11-18.
被引量:20
3
迟成勇.
论孔子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及其现实价值[J]
.理论与现代化,2007(5):102-107.
被引量:6
4
陈清波.
论孔子君子人格塑造由重“位”向重“德”转化的缘由及现代启示[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4):24-2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柯昊.
先秦“君子”观念的流变[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58-66.
被引量:3
2
庞朴.
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一的初步研究[J]
.文物,1977(10):63-69.
被引量:39
3
迟成勇.
论中庸的伦理意蕴[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1):35-38.
被引量:6
4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5
鲁迅.两地书(四)[A].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
《冯契文集》第4卷.《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第91-第9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
《朱子语类·卷一一九》.
8
《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南雷文定后集·卷三》)
9
《祭朱守忠文》.
10
《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
共引文献
25
1
吴志超.
儒家君子人格内涵及结构综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2):194-195.
被引量:1
2
李红梅.
再论《论语》中的教育哲学思想[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12):96-96.
被引量:4
3
陈卫平.
人道与理性: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J]
.学术月刊,2010,42(11):28-39.
被引量:3
4
赵虎.
规划师传统价值观体系的构架及现实检讨——基于《论语》学习的浅识[J]
.城市规划,2011,35(1):82-86.
被引量:3
5
杨剑龙.
论“五四”时期陈独秀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J]
.社会科学家,2011,26(6):7-12.
被引量:2
6
张盈盈.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3):74-79.
被引量:2
7
韩清玉.
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君子文化研究[J]
.兰州学刊,2015(10):111-116.
被引量:1
8
黄建聪.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J]
.考试周刊,2016,0(77):138-139.
9
马忠,於天禄.
浅析“圣贤气象”及其现代价值[J]
.中国德育,2016,11(24):70-74.
被引量:1
10
陆保良.
君子人格与身份认同[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2-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
1
傅韬.
论儒家仁爱思想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J]
.大观周刊,2011(48):14-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张干.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与师范生理想人格的培养[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1):132-133.
2
代春敏.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修养[J]
.山西青年,2016,0(7):39-39.
1
吉鸿.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培养[J]
.文教资料,2009(12):204-205.
被引量:3
2
陈啸.
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22-24.
被引量:3
3
周国栋.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2):139-141.
被引量:8
4
伊影秋,许良.
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1Z):104-104.
被引量:2
5
胡赟.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2):77-78.
被引量:2
6
李开传.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1):184-184.
7
陈清.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格培养的途径和策略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159-160.
8
邹满丽.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初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71-72.
9
李小莉,居继清.
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多维教育价值[J]
.学理论,2013(26):352-353.
被引量:1
10
任玲艳.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及其影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0):98-100.
教育探索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