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健康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格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应具有的健康人格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
周国栋
机构地区
河北省儿童医院党委办公室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途径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作者简介
周国栋,河北省儿童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高级政工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5
1
李桂兰.
西方人格理论与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5):160-163.
被引量:4
2
刘书博.
中国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8):22-24.
被引量:1
3
马宁.
大学生人格现代转型的内容与特征[J]
.文教资料,2007(1):28-29.
被引量:2
4
姜洪友.
网络时代大学生易形成的负面人格[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83-84.
被引量:4
5
朱华伟,李小平.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53-55.
被引量:4
6
张富洪.
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2):20-20.
被引量:19
7
宋天和,雷文慧.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新论[J]
.洛阳大学学报,2006,21(1):112-115.
被引量:9
8
郑雪.
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41-147.
被引量:50
9
邓如辛.
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149-150.
被引量:13
10
徐中秋,徐艳,刘松霞.
啦啦队的历史沿革综述[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3-4.
被引量:89
引证文献
8
1
罗英梅.
啦啦队运动对高校女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时代文学,2008(16):195-196.
被引量:1
2
陈忠英.
体育课程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J]
.大家,2012(9):254-254.
3
倪梅娟.
民办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9(4):217-218.
被引量:1
4
吴勇.
网络文化视阈下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6):45-46.
被引量:4
5
罗英梅.
啦啦队运动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08,0(20):154-155.
被引量:5
6
罗鹏程,程志君,蒋平.
在交叉学科课程教学中塑造大学生人格[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3):18-21.
被引量:3
7
何佳嘉.
体育精神培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促进作用与影响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0(8):26-27.
被引量:2
8
刘瑛,齐新林.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特征及培养途径[J]
.教育观察,2015,4(11S):34-3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杨景丽.
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入[J]
.美眉,2020(10):19-19.
2
明泽雨.
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与思考[J]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9):103-106.
被引量:7
3
周彬,杜桂萍.
网络环境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6):658-660.
被引量:1
4
沈晓梅,谢莹,洪建玲,刘鹏展.
关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9):124-127.
被引量:1
5
魏旭南.
大学生人格障碍原因及对策探讨[J]
.青年与社会(中),2014(1):61-62.
6
姜玉兴,刘振忠.
健全人格教育与武术散打教学[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4):138-140.
被引量:5
7
张淳.
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关系探讨[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124-125.
被引量:1
8
赵锟,吉爱国,张冬梅,周立俭,宋传旺,王绪虎.
交叉学科研究型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初探[J]
.电子技术(上海),2017,46(5):20-22.
被引量:2
9
刘小燕,鲁乃唯.
教学共赢方法探秘:善待问者[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1):87-89.
10
李擎.
啦啦操文化与校园文化互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72-72.
被引量:2
1
吉鸿.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培养[J]
.文教资料,2009(12):204-205.
被引量:3
2
陈啸.
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22-24.
被引量:3
3
伊影秋,许良.
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1Z):104-104.
被引量:2
4
胡赟.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2):77-78.
被引量:2
5
李开传.
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11):184-184.
6
陈清.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格培养的途径和策略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159-160.
7
滕晓梅.
孔子的君子论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
.教育探索,2011(8):3-4.
被引量:2
8
邹满丽.
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初探[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71-72.
9
李小莉,居继清.
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多维教育价值[J]
.学理论,2013(26):352-353.
被引量:1
10
任玲艳.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及其影响[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0):98-100.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