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本科分化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大量扩招,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是中医药重点大学,承担着本科学生、硕士及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本科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由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实习基地相对缺乏,培养的本科生普遍为临床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科研意识薄弱、创新能力差。
作者
徐秋英
刘亚敏
曾征伦
沈强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1年第4期105-106,共2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刘亚敏,冯志瑀,徐秋英.
《温病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浅探[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2):69-71.
被引量:2
2
曾征伦,柯立珊,徐秋英,刘亚敏,彭胜权.
加强中医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82-183.
被引量:8
3
钟嘉熙,彭胜权,曾征伦.
温病学“三元结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中医教育,2008,27(2):8-1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杰书.
对中医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
.中医教育,2004,23(5):9-11.
被引量:13
2
刘亚敏,沈强,冯志瑀.
《温病学》临床教学形式探讨[J]
.中医杂志,2004,45(10):782-783.
被引量:4
3
谷俊朝,马涛,王宇.
如何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244-245.
被引量:35
4
彭胜权,夏鑫华.
《温病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50-151.
被引量:5
5
曾征伦,彭胜权,徐秋英,刘亚敏,柯立珊.
中医本科生开展温病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29-431.
被引量:6
6
李迎敏,彭胜权,陈丽玲.
开设温病学实验课的尝试与体会[J]
.中医教育,1998,17(2):26-27.
被引量:4
7
何蕴韶.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和展望[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3):133-134.
被引量:61
共引文献
11
1
曾征伦,彭胜权,徐秋英,刘亚敏,柯立珊.
中医本科生开展温病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29-431.
被引量:6
2
林培政,钟嘉熙,李赛美,林昌松,林兴栋.
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
.中医教育,2009,28(5):26-29.
被引量:17
3
彭柯,程基焱,余鸿,赵宏贤,王巧稚.
组织学教学中培养科研能力的模式初探[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3):63-65.
被引量:2
4
高秀娟,江春花,齐峰,喇孝瑾,刘慧娟.
中医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整合[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602-603.
被引量:3
5
赖明生,杨进,刘涛.
温病学教学研究现状述评与对策[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46-48.
被引量:4
6
吕洋,刘博,任君旭,王海萍.
组织学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20(4):384-385.
被引量:3
7
汪丽娜,魏建子,刘胜,毛慧娟,沈雪勇.
让科研活动贯穿中医针灸本科教育[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1):971-973.
被引量:4
8
王晓慧,姜国华,袁瑶薇,刘宏.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绘图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9):16-16.
被引量:2
9
王晓慧,姜国华,袁瑶薇,刘宏.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中医院校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初探[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7):72-72.
被引量:2
10
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温病学》课程教学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7):5-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3
1
屈林岩,王言根,宋毅,何旭明.
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4(6):18-20.
被引量:48
2
谢华民,黄宏兴.
谈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中医研究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06Z):175-177.
被引量:12
3
凌昌全,王丽娜.
关于中医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193-1195.
被引量:7
4
王旭,樊凯芳,赵殿龙.
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医药大学中的重要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50-751.
被引量:4
5
朱莹,袁伟建,杨晖,张建伟,彭素娟,李新,邹君君,李擎虎,王燚霈.
中医大学内科学临床实习教改的思路与实践[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98-99.
被引量:6
6
赵欣.
关于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的探讨——以陕西中医学院为例[J]
.科技致富向导,2014(8):163-163.
被引量:3
7
顾宁,陈红锦.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
.医学与社会,2001,14(2):56-57.
被引量:8
8
张天波,,褚少尉,张德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14,0(21):4-5.
被引量:3
9
郭静,谢春光,胡一梅,万鹏,左小红,周策,谭漪.
中医学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新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756-1758.
被引量:5
10
汪睿,杨正玲,谢雨欣.
大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现状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社团为例[J]
.现代交际,2018(8):22-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彭波,王飞,田理,李燕,白瑜,罗文萍,杜晓娟,高山.
基于“五维一体”第二课堂平台提升中医学类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3):1-4.
被引量:4
2
郭静,谢春光,胡一梅,万鹏,左小红,周策,谭漪.
中医学本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新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756-17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彭波,王飞,田理,李燕,白瑜,罗文萍,杜晓娟,高山.
基于“五维一体”第二课堂平台提升中医学类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3):1-4.
被引量:4
2
曾芳,黎胜红,古锐,李瑛,胡一梅,田理,赵凌,余曙光.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2,6(3):265-268.
被引量:3
3
张媛,白思敏,欧阳静,李秀芹,袁瑞华.
中医师资格管理双轨制的问题与出路[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4):189-192.
被引量:2
4
张杰,曹峰,丁然,曲婉莹,张震.
《中医药膳学》教学创新改革实践与思考[J]
.现代养生,2021,21(24):123-125.
被引量:2
5
郑启玮,王彦春,舒劲松,陶春晖,吕文亮.
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22,33(5):1225-1226.
被引量:2
6
刘希.
《伤寒论》中医护理经典教学的思路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9):39-41.
7
关燕婷,王欣君,李蔚.
多重思维交汇下中医本科课程一体化内涵建设探索[J]
.光明中医,2024,39(2):391-394.
8
李丹,谢俊,齐凤军,何敢想.
三维体系改革下中医药高等院校《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24,35(4):995-996.
被引量:1
9
王灵,陈国栋,徐莎,杨向群,王越.
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中开展转化医学第二课堂理论授课的体会[J]
.教育进展,2023,13(8):5276-5280.
1
范文静,周洁,王璟雯.
中医本科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9):2307-2309.
被引量:7
2
黄戈.
中医本科的计算机教学与实践[J]
.中医教育,1995,14(3):26-27.
3
王玲,居来提.赛买提.
中医本科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8):97-98.
被引量:2
4
林事成,徐全壹,张伟道,李灵剑,李坤,张梦楠.
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4):21-23.
被引量:1
5
廖云龙.
中医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
.中医教育,1998,17(1):7-8.
被引量:1
6
雷丽芳,张广清.
中医本科生临床护理教学程序化模式的规范化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35-37.
被引量:8
7
陈汉锐,林丽珠.
中医本科肿瘤方向班的临床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44-45.
被引量:1
8
我国8所重点大学试办8年制医学教育[J]
.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5,5(5):63-64.
9
蔡金辉,徐朝艳,曾怡,姚典业.
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护生实习前护理专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10):71-73.
被引量:2
10
樊惠兰,金玫,王新颖,康同影.
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
.北京中医药,2009,28(2):155-156.
被引量:7
湖南中医杂志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