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网络语料库的“给力”研究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网络语料库,对网络热词"给力"的词义、句法功能以及形成动因进行分析。"给力"既是网络热词,也是传媒用语,考察的语料来自水木BBS和人民网,分别对"给力"在这两大语体中的用法进行探析,以求得较为合理的深层次理解。
作者
陈昌来
雍茜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给力
网络语言
语料库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3
同被引文献
238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4
1
李明洁.
从语录流行语到词语流行语[J]
.修辞学习,2009(3):70-78.
被引量:26
2
施春宏.
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
.语言文字应用,2010(3):70-80.
被引量:174
3
夏中华.
关于流行语流行的基本理据的探讨——基于近三十年汉语流行语的考察与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0(2):89-96.
被引量:30
4
任海波.
现代汉语AABB重叠式词构成基础的统计分析[J]
.中国语文,2001(4):302-308.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
.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被引量:198
2
杨晓苏.
二十年间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十句流行语——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轨迹描述[J]
.青年研究,1999(7):16-20.
被引量:6
3
张敏.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
.当代语言学,1997(2):37-45.
被引量:175
4
李敏.
“大主语隐含介词的主谓谓语句”再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82-93.
被引量:5
5
郭志良.
有关“AABB”重叠式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60-70.
被引量:16
6
董树人.
关于AABB式重叠的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101-104.
被引量:5
7
崔建新.
可重叠为AABB式的形容词的范围[J]
.世界汉语教学,1995,9(4):14-22.
被引量:32
8
于根元,施春宏.
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J]
.语文建设,1998,0(6):28-30.
被引量:11
9
沈怀兴.
汉语规范化求疵[J]
.语文建设,1992(11):23-26.
被引量:8
10
施春宏.
逆谐:一种时尚表达[J]
.修辞学习,2003(2):34-3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53
1
徐欣路,孟青.
“学术网络语言”与中小学校本教材语言文字失范[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0(2).
2
李宝贵,李慧,张千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走向[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0(2).
3
郑泽芝,徐铂.
基于形义关系的现代汉语单双音节拟声词分类研究[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165-181.
4
冯亚利.
跨文化传播困境下的网络修辞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1):177-180.
5
林毅.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影响及对策[J]
.文化学刊,2021(6):201-204.
被引量:1
6
邱双,许静.
网络交际中名词转类现象分析[J]
.汉字文化,2024(13):154-158.
7
苏会琪.
汉语方言对网络语言的影响[J]
.汉字文化,2022(12):27-29.
8
刘富华,左悦.
网络热词类词缀“X精”构词现象研究[J]
.东岳论丛,2021(1):38-44.
被引量:7
9
张丽萍.
浅谈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价值[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9):47-48.
被引量:4
10
赵芳.
双音节副词AABB式重叠研究——兼论双音节特殊重叠AAB式[J]
.南开语言学刊,2009(1):107-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8
1
张润北.
浅谈日本的“流行语”[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0(2):89-90.
被引量:2
2
刘富华,左悦.
网络热词类词缀“X精”构词现象研究[J]
.东岳论丛,2021(1):38-44.
被引量:7
3
鲁克伟,韦汉.
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4):43-48.
被引量:8
4
杨飞.
论今文《尚书》形容词的虚化[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15-118.
被引量:2
5
张培成.
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个问题[J]
.汉语学习,2000(4):14-18.
被引量:4
6
黄自然.
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探析[J]
.新闻界,2011(6):93-96.
被引量:23
7
冯海霞.
从物到人的词义演变研究[J]
.南开语言学刊,2006(2):119-123.
被引量:3
8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5
9
张博.
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J]
.中国语文,1999(2):129-136.
被引量:103
10
邢福义.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
.语言研究,1997(2):1-10.
被引量:209
引证文献
25
1
王薇,许慧洁.
流行语“给力”的功能转换机制及其他[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463-467.
2
金荣.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新词“给力”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8):138-140.
3
白解红,王勇.
网络语境下转类词的动态概念化模式[J]
.中国外语,2013,10(6):27-31.
被引量:8
4
张律,黄亚萍.
网络新词“吐槽”的语义认知及语法功能探析[J]
.文教资料,2014(31):111-113.
被引量:1
5
刘小宛.
网络流行语“XX的说”语法探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8):159-160.
被引量:1
6
张雪梅.
网络流行语“爆棚”的语义演变与成因[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11):47-49.
被引量:4
7
张雪梅.
流行语“爆表”的多角度分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82-84.
被引量:5
8
张雪梅,陈昌来.
网络流行语“逆天”的演变与成因[J]
.当代修辞学,2015(6):64-69.
被引量:22
9
朱保营,刘悦明.
从索绪尔语言价值观看网络流行语的存亡理据[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9):31-34.
10
董丽莉.
新兴短语“X的节奏”的语义与结构分析[J]
.科教文汇,2016(31):159-160.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范丽群.
流行称谓语“宝宝”的语义演变研究[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1(1):10-13.
被引量:2
2
黎周佳.
流行语“翻车”的多角度考察[J]
.汉字文化,2024(5):147-150.
3
陈伟,李静.
极性程度义构式“X+(到)+爆表”探究[J]
.国际汉语学报,2019,0(1):64-76.
被引量:1
4
张安杰.
网络词汇中的语气词“的说”探究[J]
.学语文,2015(4):83-85.
5
何爱晶,黄亚.
形-动转类学习策略体系构建——一项基于有声思维实验的实证研究[J]
.外国语文研究,2015,1(2):79-87.
6
胡玉琴.
网络自称语“宝宝”的泛化与成因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3):134-136.
被引量:11
7
卢美艳.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转类词认知语义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75-80.
8
朱磊.
新兴程度副词及其功能拓展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17(4):53-61.
被引量:5
9
汪萍.
浅谈网络用词“补刀”的涵义及组合形式[J]
.钦州学院学报,2017,32(8):45-48.
10
官科,谢潇.
法律词语的概念化——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6):71-75.
1
韦玉新.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4(6):27-27.
2
程伟伟.
巧借信息技术,精彩数学课堂[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1):35-35.
3
王佳佳,王文倩.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研究综述[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8):39-41.
被引量:3
4
我们的老师,颜值爆表[J]
.知心姐姐(奇妙语文故事),2015(5):18-23.
5
老师上课“讲段子”,你怎么看?[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17,0(2):6-6.
6
王文亭.
“80后”妈妈育儿有点“冷”[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10(7):21-22.
7
廖逢倩.
网络热词你怎么看?[J]
.青春期健康,2013(5):88-89.
被引量:2
8
说课稿[J]
.信息教研周刊,2013(8):107-108.
9
曾凡兰.
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
.考试(教研版),2012(5):63-63.
被引量:2
10
赵建喜.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36):220-221.
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