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早熟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油菜早熟品种能够满足油—稻—稻一年三熟制需求,综述了油菜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早熟油菜的良好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
王必庆
王国槐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作物研究》
2011年第3期269-271,共3页
Crop Research
基金
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FJ1006)
关键词
油菜
早熟品种
生理生化特性
分类号
S565.4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王必庆(1986-),女,湖南慈利人,硕士研究生,Email:wangbiqing86@163.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71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0
1
王汉中.
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被引量:282
2
曾珩,杨新笋,夏松波,袁道仁.
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引种比较及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03,42(3):44-45.
被引量:4
3
刘铁梅,胡立勇,赵祖红,曹凑贵,曹卫星,严美春.
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 Ⅰ.模型的描述[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1):27-31.
被引量:24
4
杨经泽,刘凤兰,李光明,刘贵华,付桂萍,安达武史,羽田一三男,宫崎尚时.
双低油菜中双9号高产潜力及生育特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4,43(6):30-33.
被引量:6
5
冷锁虎,夏建飞,胡志中,陈秀良.
油菜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2,24(4):10-13.
被引量:20
6
王焕忠,李雁鸣,张建平,张立言.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1-5.
被引量:10
7
时晓伟,洪霞,王辉.
小麦早熟高产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2,17(2):5-10.
被引量:15
8
姜鸿明,赵倩,丁晓义.
早熟、高产小麦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19(1):17-19.
被引量:6
9
周可金,肖文娜,官春云.
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316-321.
被引量:39
10
胡立勇,傅廷栋,吴江生,邱德运,杨国正.
油菜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英文)[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29(3):239-244.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23
1
黄有总,张国平.
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在麦类作物耐盐性鉴定中的应用[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114-116.
被引量:32
2
蒋春志,陈淑琴.
三种熟期类型小麦品种生育特性的观察[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3(1):16-20.
被引量:2
3
马新明,熊淑萍,李琳,张娟娟,何建国.
土壤水分对不同专用小麦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83-87.
被引量:62
4
张焱,官春云.
内源赤霉素与油菜不同种性品种花芽分化的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4):365-371.
被引量:25
5
黄永菊,赵合句,李培武.
杂交油菜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1994,33(6):4-8.
被引量:8
6
隋娜,李萌,田纪春,孟庆伟,赵世杰.
超高产小麦品种(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5,31(6):808-814.
被引量:79
7
喻树迅,黄祯茂,姜瑞云,原日红,聂先舟,徐竹生,徐久玮.
不同短季棉品种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5):629-636.
被引量:23
8
王汉中.
发展油菜生物柴油的潜力、问题与对策[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74-76.
被引量:59
9
俞金龙,郭新芳.
普通小麦早熟性的相关分析[J]
.作物研究,1995,9(3):29-31.
被引量:5
10
孙智开,王石惠.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6):42-4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71
1
杨丞,吴耀卿,李著纲,张永毅,龚元成,李文品,张万洋,肖能武.
鄂西北旱地和水田油菜缓释专用肥施用效果比较[J]
.中国农技推广,2019(S01):108-110.
被引量:2
2
左青松,赵建明,王宣山.
江苏沿海中度盐碱地油菜种植技术与施肥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2019(S01):94-95.
被引量:5
3
王慧,韩上,周学军,卜容燕,武际.
安徽省沿江流域机播冬油菜施肥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9(S01):91-93.
被引量:4
4
余小红,蒋博,程泰,耿国涛.
直播油菜适宜钾肥用量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2019(S01):117-119.
5
刘雅婷,龚龑,段博,方圣辉,彭漪.
多时相NDVI与丰度综合分析的油菜无人机遥感长势监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0,45(2):265-272.
被引量:22
6
张瑞杰,李俐俐,李礼,姚剑,乔江伟.
利用无人机影像数据进行油菜长势监测[J]
.测绘地理信息,2021,46(S01):227-231.
被引量:7
7
宋霄雪,欧全宏,郑钧文,甘玉佳,吴衷宇,时有明,刘刚.
萌发油菜种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3,43(S01):47-48.
被引量:3
8
高凤梅.
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99-100.
9
王月,赵云,高勇,李婷婷,王茂林.
油菜短花序突变体不同生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6(2):491-494.
被引量:3
10
毕建杰,孙伟红,杜艳梅,王琦,张衍华.
棉麦套作条件下播期对棉花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J]
.中国棉花,2004,31(7):8-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2
1
杨国浪.
制约西藏日喀则市甘蓝型油菜种植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
.西藏农业科技,2019,0(S01):152-157.
被引量:7
2
白淑萍.
甘蓝型油菜早熟性状试管选择初探[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2):193-194.
被引量:10
3
税红霞,牛应泽,汤天泽.
内源激素与油菜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257-260.
被引量:10
4
黄华宏,童再康,廖望仪,毕春晖,楼雄珍.
香榧雌花芽部分内源激素的HPLC分析及动态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4):390-395.
被引量:16
5
李爱民,张永泰,惠飞虎,周如美,钱善勤,范琦.
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油菜育种新概念[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1-153.
被引量:32
6
李志玉,胡琼,廖星,郭庆元,秦亚平.
优质油菜中油杂8号施用氮磷硼肥的产量和品质效应[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4):59-63.
被引量:65
7
陈远平,杨文钰.
卵叶韭休眠芽中GA_3I、AA、ABA和ZT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4):498-500.
被引量:52
8
唐定台,徐民新,冯永红.
石竹试管花的诱导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6,23(3):277-280.
被引量:29
9
赵江涛,李晓峰,李航,徐睿忞.
可溶性糖在高等植物代谢调节中的生理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23-6425.
被引量:249
10
王汉中.
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被引量:282
引证文献
6
1
康洋歌,张利艳,张春雷,代碌碌,袁金展,李明,马霓.
不同播期对早熟油菜叶片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花芽分化的关系[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7(3):291-300.
被引量:3
2
徐江林,王强,李祯,彭烨.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7,31(4):408-414.
被引量:3
3
王晓丹,胡庆一,张振乾,王悦,官春云.
不同肥密条件对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及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影响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8,33(1):127-134.
被引量:5
4
周华林,肖俭平,陈佳,刘文祥.
甘蓝型油菜沣油737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22(4):28-30.
被引量:1
5
蒙祖庆,宋丰萍,郭占全,刘晨亮,郑维列,刘翠花.
西藏甘蓝型春油菜品系及密度配置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1):62-74.
被引量:1
6
张尧锋,余华胜,曾孝元,林宝刚,华水金,张冬青,傅鹰.
早熟甘蓝型油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0(2):258-266.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胡宇倩,资涛,熊廷浩,张振华,宋海星.
早熟与常规熟期冬油菜品种养分吸收规律差异研究[J]
.作物杂志,2020(1):117-123.
被引量:10
2
杨进成,刘坚坚,林姣姣,胡新洲,安正云,李红彦,瞿观,封军华,柏跃才,吴志林,施立安,李铷.
低纬高原山区不同播期对免耕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10):18-24.
被引量:4
3
柳海东,潘云龙,杜德志.
甘蓝型春油菜早花位点加密及位点聚合创建优异早花资源[J]
.作物学报,2020,46(11):1711-1721.
被引量:2
4
徐寿军,王磊,德木其格,王金波,齐海祥,朱国立.
氮肥水平对蓖麻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4):316-326.
5
邹小云,熊信果,黄杨.
早熟、耐迟播油菜新品种赣油105的选育[J]
.作物研究,2021,35(1):84-87.
被引量:1
6
李书宇,黄杨,熊洁,丁戈,陈伦林,宋来强.
甘蓝型油菜早熟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J]
.作物学报,2021,47(4):626-637.
被引量:3
7
徐长虹.
2019-2020年甘蓝型油菜区域试验在西藏日喀则市研究初报[J]
.黑龙江粮食,2020(12):71-72.
8
林香,秦信蓉,宋敏,梁龙兵,向阳.
早熟甘蓝型油菜开花期的遗传分离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392-3399.
被引量:2
9
赵昌斌,邓武明,余青青,田露申,杨玉恒,代兵兵,黄成云,宋稀.
高产多抗早熟油菜新品种盛贵油1号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4):1-4.
被引量:2
10
宋稀,邓武明,杨进,赵昌斌,田露申,余青青,杨玉恒.
高产高油早熟油菜新品种南油868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21,49(4):5-8.
被引量:1
1
沙征贵.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Ⅴ、亩产200~250公斤小麦的综合配套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1991,0(3):16-19.
2
赖德才.
苦瓜—水稻—莴苣高效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4,45(12):44-45.
3
王勤,毕景亮,张朝钟,田文伟,单艳,何学芹.
鲜食玉米一年三熟制栽培要点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17(4):233-234.
4
林建华.
闽南地区玉米—玉米—水稻一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14,32(3):48-50.
5
吴青华,尹设飞,雷文勋.
油菜—杂交稻制种—萝卜一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8):31-32.
6
阿不都外力.肉孜,齐曼古丽.
冬小麦套种瓜儿豆复种红薯的一年三熟制试验简结[J]
.新疆农业科技,2003(z1).
7
詹晓东,叶林,张春燕.
甜瓜-水稻-玉米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15,0(14):6-7.
被引量:1
8
陈瑞锦.
长乐市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07,38(4):23-24.
被引量:3
9
孔祥明,梁栋芳.
靖西县旱粮一年三熟制试验与推广[J]
.广西农业科学,2000,31(4):173-175.
10
黄宗,黄晖.
薯、瓜、稻一年三熟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89(1):6-7.
作物研究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