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艺因素对3104铝合金板材织构和制耳的影响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3104铝合金板材织构和制耳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热轧终轧温度,加大热轧压下率和中间退火前采用小压下率冷轧,均可能增加3104合金板材立方织构含量,降低制耳率,减小各向异性.
作者
陈文
林林
机构地区
西南铝加工厂
出处
《金属成形工艺》
1999年第5期17-19,共3页
Metal Form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铝合金
生产工艺
结构
制耳
冲压
分类号
TG38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德满,潘永富,张万金,汪滨,李德明,白岩滨.
新型铝熔铸机组熔铸铝合金过程的工艺特点[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33(9):16-19.
被引量:3
2
唐剑,刘静安,牟大强,尹晓辉.
铝合金热轧板锭熔铸技术及设备[J]
.有色金属加工,2006,35(1):17-21.
被引量:9
3
孙继陶,杨怀军,蔡有萍.
低液位铸造技术在铝合金扁锭生产中的应用[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35(1):25-30.
被引量:9
4
张机琴.
大规格3104铝合金扁锭的技术开发[J]
.世界有色金属,2007(5):60-62.
被引量:2
5
谢水生,刘静安,黄国杰.铝加工生产技术50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6
Ho Yu, Murrysville, Pa. Ingot casting method[ P] ,US:4166495, 1979 -7 -4.
7
R. B Wagstaff, K. D. Bowles, Practical Low Head Casting (LHC) Mold for Aluminum Ingot Castin - g [ J ], Light Metals 1995, TMS,1995: 1071.
8
薛冠霞,长海博文,郭世杰,等.3104铝合金低液位铸造过程多场耦合模型的开发及工艺优化[A],第五届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文集[C],广州:Lw铝业加工技术中心,2013:290-297.
9
张海涛.铝合金低频电磁铸造过程中的宏观物理场[D].东北大学,2007.
10
Ho Yu, MurrysviUe, Pa. Ingot casting method: United States Patent, 4166495 [ P]. 1978.
引证文献
2
1
刘金炎,长海博文,郭世杰,薛冠霞,郑文胜.
3104铝合金低液位铸造扁锭质量研究[J]
.有色金属加工,2014,43(3):22-25.
被引量:2
2
薛冠霞,长海博文,郭世杰,刘金炎.
3104铝合金低液位铸造过程多场耦合模型的开发及工艺优化[J]
.有色金属加工,2016,45(3):20-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保存,刘金炎.
低液位铝扁锭铸造装置的机械技术要点及应用实践[J]
.有色金属加工,2020,49(2):24-27.
2
白世森,刘民章.
大规格3104铝合金扁锭的熔铸工艺及表面偏析瘤缺陷的预防措施[J]
.轻金属,2021(9):45-51.
被引量:5
3
孙祥彬,李洪林,孙晓丽,马国强,唐鸿洋.
基于CAE的铝合金半连续铸造冷却系统数值分析[J]
.有色金属加工,2023,52(1):32-34.
4
薛冠霞,钟鼓,洪尧,王占坤,任思蒙,罗安民,陈德斌,李虎田,郭世杰.
铸造工艺对ER5356铝合金焊丝缺陷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3,43(8):1079-1084.
被引量:1
1
张华,唐伟,梁延彬.
热轧终轧温度对纯铝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轻合金加工技术,1997,25(10):21-22.
被引量:1
2
鲁锋,李友国,桂福生,赵宇.
热轧终轧温度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析出物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02,14(1):34-37.
被引量:10
3
贾耿伟,吝章国,谷凤龙,江海涛.
终轧温度对含P高强IF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12,41(17):25-27.
被引量:2
4
赵虎,康永林,江海涛,刘光明,熊爱明.
终轧温度对超低碳BH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11):6-8.
被引量:6
5
刘岩松.
热轧终轧温度对IF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3-4.
被引量:1
6
顾佳卿,余海峰,朱朝明,胡锦程,张志霞.
终轧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00Cr21Mo1织构的影响[J]
.物理测试,2010,28(1):17-21.
被引量:4
7
唐延川,康永林,岳丽娟,焦晓亮.
热轧终轧温度对形变时效状态QBe2合金薄板性能的影响[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5(5):39-44.
被引量:5
8
吕庆功,李成明,倪爱娟,赵金锋.
形变参量和形变温度对微碳深冲钢板织构特征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09,38(18):37-40.
被引量:3
9
张劲超.
1450mm热轧终轧温度预测模型优化[J]
.四川冶金,2011,33(3):33-37.
被引量:1
10
孙述利,张敏刚,郭东城,姚力,宋文军.
冷轧无取向硅钢50W470铁损的各向异性[J]
.特殊钢,2006,27(4):34-35.
被引量:2
金属成形工艺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