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质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重视青少年人格塑造,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归纳和分析,并从心理学角度验证了不健康人格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实施健康人格工程,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策略.
作者
刘玉婷
机构地区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人格塑造
心理学思考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王传旭.
培养健康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
.教育研究,2003,24(4):86-89.
被引量:35
2
聂振伟,贺淑曼,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必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
3
杨晓航.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意义[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28-30.
被引量:5
4
吴锡改.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1997(2):30-3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李康平.
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战略构想——略论邓小平德育思想体系[J]
.教育研究,1998,19(10):4-9.
被引量:1
2
佐斌.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51-56.
被引量:17
3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3.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杨诚德.
对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0(8):17-18.
被引量:4
6
肖存.
青少年人格发展与人格特点探析[J]
.山东教育科研,2001(7):73-76.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54
1
潘娇娇.
SETT模式下视障生融合教育的辅助技术适配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0):102-106.
2
周天梅.
高师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71-72.
3
曹腊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0-12.
被引量:2
4
赵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15-16.
被引量:4
5
李伟强,葛明贵.
学生健全人格初探[J]
.社会心理科学,2001,16(4):42-46.
被引量:6
6
李祚山.
大学生不健全人格的内隐观结构及特征[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97-99.
被引量:3
7
邰广侠.
道德教育整合的依据说略[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2):53-54.
8
李祚山.
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内隐观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6):1406-1409.
被引量:19
9
钱兴地.
大学生品德培养和评价核心之我见[J]
.高教论坛,2006(1):15-17.
被引量:1
10
戴剑松,蒋丰,孙飙,王正伦.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7-1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
1
卢家楣,刘伟,贺雯,卢盛华.
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02,34(4):381-386.
被引量:83
2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
.心理科学,2001,24(4):481-481.
被引量:287
3
李绍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指导手册[M].沈阳: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7.11..
4
王玉.
人格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49-150.
被引量:10
5
俞国良.
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科学研究,2002(1):40-4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王艳锋.
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某高校护理专业女学生人格特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26(2):115-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牛军英.
实证护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72-273.
被引量:2
1
郭丽丽.
“有奶便是娘”的心理学思考[J]
.大众心理学,2012(3):42-42.
2
王有为.
大学生心理情绪的自我管理及健康人格塑造[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12):25-25.
3
田媛.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思考[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2):204-204.
4
肖莉.
对周敦颐“圣人”人格的心理学思考[J]
.九江师专学报,1993,12(3):16-21.
被引量:1
5
王为.
东西方宗教修炼“神秘体验”的心理学思考[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2X):71-71.
6
盖晓红.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4):87-89.
7
朱林,文.
道德心理学思考[J]
.哲学动态,1987(11):39-40.
8
乔成果.
协调情与理提高人格素质[J]
.民主,2000,0(3):42-44.
9
徐佩武.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J]
.江淮论坛,1998(2):28-33.
被引量:1
10
崔英锦.
新时期朝鲜族道德社会化的心理学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36-3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