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种规范生产工艺讲座(四)——银耳原种与栽培种制作技术
被引量:1
出处
《食药用菌》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同被引文献10
-
1彭卫红.不同香灰菌株生长特性差异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S1):162-164. 被引量:7
-
2陶佳喜,王宝林,蔡三元,肖全福,邱世锋,陈中文,郑坚.鄂东大别山地区银耳栽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3,23(3):62-63. 被引量:5
-
3王玉万,王云,何兴元.银耳及其伴生菌营养生理生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3,4(1):59-64. 被引量:14
-
4徐碧如.银耳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6,15(1):7-8. 被引量:12
-
5张汉文.银耳不同一分离菌丝择优交合育种试验[J].中国食用菌,1998,17(6):12-13. 被引量:2
-
6温文婷,贾定洪,郭勇,孙群,杨志荣,彭卫红.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3):552-558. 被引量:14
-
7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五)——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J].食药用菌,2011,19(1):28-30. 被引量:1
-
8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三)——银耳两个纯菌种的单独分离与混合育成母种的技术[J].食药用菌,2010,18(4):9-12. 被引量:1
-
9陈明,陈立国,汪国莲.银耳极性测定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2):138-141. 被引量:14
-
10李清华,马爱民.银耳菌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研究[J].长江蔬菜,2001(9):28-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
-
1钟咏汕,陈晓宁,林程,魏奇,林俊毅,江玉姬,刘斌,陈炳智.不同浸泡时间对银耳营养物质损失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12):1370-1374. 被引量:3
-
2宋燕娇,林隆基,杨立志,吴小平,江玉姬,明瑞光,邓优锦.一株阴环炭团菌(香灰菌)转化子形态变异的成因[J].菌物学报,2019,38(12):2183-2194. 被引量:2
-
3陈利丁,刘云超,孔旭强,张琪辉,纪君仪,李帆,孙淑静.银耳子实体及菌丝体胶质化产生的双核酵母状孢子萌发条件探索[J].中国食用菌,2021,40(2):11-18. 被引量:1
-
4张程.即食小米银耳粥的工艺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4(20):36-39.
-
5叶宇航,陈万超,吴迪,刘朋,张忠,李文,王元凤,杨焱.不同栽培基质对银耳子实体分级醇沉粗多糖结构特征及活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25,44(4):108-122.
-
1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六)——银耳菌种退化与病害预防技术[J].食药用菌,2011,19(2):13-16.
-
2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五)——银耳菌种培养管理与菌种质量鉴别[J].食药用菌,2011,19(1):28-30. 被引量:1
-
3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一)——银耳菌种繁育原理及试管培养基制作[J].食药用菌,2010,18(2):23-25.
-
4蔡素珍.核桃育苗技术要点[J].农村科技,2007(6):53-53. 被引量:2
-
5王树成.制作培养基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天津畜牧兽医,1993,10(1):40-40. 被引量:1
-
6丁湖广.银耳菌种规范化生产工艺讲座(三)——银耳两个纯菌种的单独分离与混合育成母种的技术[J].食药用菌,2010,18(4):9-12. 被引量:1
-
7彭彪,戴维浩,林雄平,雷银清,阮毅.6种木屑培养基对银耳菌种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9):10052-10053. 被引量:6
-
8龚翔,吴寿华,郑长奇.变废为宝 综合利用——花菇废筒制作养猪菌糠饲料新工艺[J].福建农业,1998(4):22-22.
-
9王波.生产优质金针菇的木屑条件[J].国外农学(国外食用菌),1989(3):11-11.
-
10夏温澍.木屑培养基在菌种生产中的应用[J].食用菌,1994,16(6):11-1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