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清代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三论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小说家大多接受过八股文教育,他们在小说中对清代官方"以古文为时文"的指导方针及其"清真雅正"的八股衡文标准作了如实反映,并使其小说呈现出"间杂以经史掌故话头"的语言特色。更重要的是,一些小说家在小说创作中将当时作为强势文体的八股文的许多技法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结构的安排。而良好的八股素养也使许多小说家流露出明显的八股自炫意味,于是他们在小说中频繁运用八股腔调叙事写人,甚至将八股文插入小说,显示出八股文对小说文体的多维渗透。
作者 陈才训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50,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8

  • 1横田辉俊.《八股文》.前野直彬.《中国文学概论》.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193页.
  • 2寅半生.《(小说闲评)叙》,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2页.
  • 3邱江宁.八股文“技法”与明清戏曲、小说艺术[J].文艺研究,2009(5):82-91. 被引量:9
  • 4徐乾学等.《古文渊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17册第2页.
  • 5唐介轩.《古文翼》,光绪刻本.
  • 6托津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文海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9页,第2113页.
  • 7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0页.
  • 8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第104—105页.
  • 9梁章钜.《制艺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第78页,第435页,第312页.
  • 10方苞.《钦定四书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1册第3页.

二级参考文献33

共引文献59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