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代雩祭的文化内涵是生殖崇拜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代雩祭的文化内涵是生殖崇拜刘瑞明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学者所记叙的求雨止雨祭仪民俗资料,既丰富而义歧异多变。它们有无一个统一的文化内核,似乎于此做深入考核的极少。本文认为古老的生殖崇拜就是我国古代政府和民间求雨止雨的最原始而又变异地贯串后世的统一...
作者
刘瑞明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文化内涵
董仲舒
女性生殖崇拜
阴阳学说
周作人
仪礼
文化机制
女娲
《金瓶梅》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7
1
汪宁生.
耦耕新解[J]
.文物,1977(4):74-78.
被引量:5
2
庞朴.
“火历”初探[J]
.社会科学战线,1978(4):131-137.
被引量:39
3
张小钢.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与科举[J]
.清史研究,2002(1):86-93.
被引量:4
4
李光摩.
论截搭题[J]
.学术研究,2006(4):130-134.
被引量:6
5
王秀玲.
元杂剧中的方言俗语在二人台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遗存[J]
.内蒙古艺术,2006(2):121-123.
被引量:1
6
胡适.《<缀白裘>序》.《胡适文集》.第八册第445页.
7
朱东润.《李渔戏剧论综述》.《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0页.
8
贺贻孙.《激书》卷二《涤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养云吟榭刻本.
9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形态研究》(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10
张琦.《衡曲麈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第267页.
引证文献
3
1
邱江宁.
论小题文与《金瓶梅》中的物事运用艺术[J]
.江苏社会科学,2008(2):204-208.
2
罗家湘.
农耕祓禊与生育祓禊[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2):21-25.
被引量:1
3
邱江宁.
八股文“技法”与明清戏曲、小说艺术[J]
.文艺研究,2009(5):82-9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永葳.
八股文对拟话本文体的塑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1-115.
被引量:2
2
邱江宁.
消费文化、文人趣味与文体选择——以《海上花列传》为例分析[J]
.学术月刊,2010,42(2):105-112.
被引量:1
3
长北.
曲线旋律——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J]
.艺术百家,2010,26(4):145-155.
被引量:5
4
陈才训.
清代小说与八股文关系三论[J]
.文艺研究,2011(3):43-50.
被引量:1
5
姚越超.
论八股文对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95-98.
6
李鸿渊.
卢前《八股文小史》的学术史意义[J]
.理论月刊,2015(1):56-59.
7
柯琦.
戏曲双线结构的诗学源流[J]
.戏剧艺术,2017(4):89-97.
被引量:2
8
卢晶晶.
21世纪明代戏曲与科举研究述评[J]
.中文论坛,2018,0(2):212-224.
9
朱国伟.
嫘祖:炎黄联盟的关键人物——以“西平说”为中心[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4):14-18.
被引量:1
10
郭培贵.
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J]
.明史研究论丛,2014(2):114-139.
被引量:2
1
赵玉平,邰朋飞.
唐五代敦煌“雩礼”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2):92-96.
被引量:1
2
高云海.
洞幽烛微 独到卓绝——刘瑞明先生的民俗疑难探源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95-96.
3
韩健畅.
从“扈”字说户县上古乃以渔立国之地[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1(3):77-80.
4
马保春,朱光华.
郑州商城出土骨刻文与中国古代的“舞雩”祈雨之祀[J]
.中原文物,2012(3):27-34.
被引量:7
5
林革华.
道人所未道 发人所未发——刘瑞明先生的民俗疑难探源研究补论[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55-57.
6
张达.
“不治而议论”——论稷下学宫的文化机制[J]
.理论学刊,2010(6):120-123.
被引量:7
7
卢厚杰.
北宋密州地区人才崛起探因[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24(6):6-10.
被引量:1
8
桂榕.
回族婚俗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纳古为个案[J]
.学术探索,2009(5):51-56.
被引量:3
9
张文杰.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J]
.史学理论研究,2005(3):61-71.
被引量:7
10
辛学飞.
从红山人的自然崇拜浅析人类早期宗教的状况[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9):6-10.
北京社会科学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