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劳动人口统计学的有关方法,对广州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进行具体预测。预测的步骤为:首先是根据同批人分要素预测方法,预测得到未来各年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其次是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再根据参与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给出可能的劳动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总量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了问题分析及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李明生
张延平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商学院
广州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5,共4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劳动力供给
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参与率
预测及分析
分类号
C976.8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1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08)[M].广州:广州统计出版社.2008.
2
童玉芬.
北京市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的预测与分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4):70-75.
被引量:13
3
熊肇煜,夏帆.
对人口预测方法的思考[J]
.统计与预测,2001(4):35-36.
被引量:21
4
刘铮,邬萍沧,查瑞传.人口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5
张延平,王满四.
区域人力资本动态优化配置及适配性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支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J]
.生产力研究,2008(9):112-114.
被引量:11
6
陈功,曹桂英,刘玉博,庞丽华,张蕾,任强,王海涛,郑晓瑛.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4):29-41.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张为民,崔红艳.
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J]
.人口研究,2002,26(4):23-27.
被引量:46
2
郭士梅,牛慧恩,杨永春.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评析[J]
.西北人口,2005,26(1):6-9.
被引量:30
3
蒋耒文,任强.
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2):20-29.
被引量:39
4
王富强,呼格正贵.
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6):19-20.
被引量:7
5
汪先永,刘冬,胡雪峰.
北京经济发展阶段与未来选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1):63-65.
被引量:7
6
金剑.
转轨时期的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J]
.商业研究,2006(5):84-87.
被引量:4
7
陈功,曹桂英,刘玉博,庞丽华,张蕾,任强,王海涛,郑晓瑛.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4):29-41.
被引量:30
8
邬义钧.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和效益评价方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73-77.
被引量:28
9
於世为,诸克军,袁可红.
基于GA优化BP网络输入的人力资本预测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7,16(4):102-106.
被引量:2
10
Lutz, W. and Goujon, A. 2001. The world's changing human capital stock : Multi - state population projections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 ( 2 ) :323 - 339.
共引文献
66
1
罗荣桂,黄敏镁.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流域人口预测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10):90-93.
被引量:23
2
李朝旗,周兴.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2):64-69.
被引量:22
3
高扬,徐梦洁.
安徽省耕地保护前景分析[J]
.乡镇经济,2006,22(4):21-24.
4
袁勇,王攀.
支持向量机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6,34(5):9-11.
被引量:3
5
董雯,张小雷,雷军,许美卿.
新疆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J]
.干旱区地理,2006,29(3):427-430.
被引量:9
6
罗志华,乐晶,郭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78-3480.
被引量:7
7
陈功,曹桂英,刘玉博,庞丽华,张蕾,任强,王海涛,郑晓瑛.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4):29-41.
被引量:30
8
周江涛.
开放区域的人口分组要素组合预测[J]
.西北人口,2006,27(6):27-29.
被引量:1
9
白景锋.
小康示范村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研究——以南阳新野县李湖村为例[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3):66-68.
被引量:1
10
童玉芬,齐晓娟.
北京市劳动力资源变动历史、现状及趋势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7(2):54-5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7
1
王东京.
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与现代货币主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二)[J]
.石油政工研究,2004(2):29-30.
被引量:2
2
牛叔文,李怡涵,马利邦,张馨.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253-256.
被引量:10
3
严善平.
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J]
.社会学研究,1998(2):69-76.
被引量:42
4
周天勇.
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需求的理论分析[J]
.学习与探索,1992(3):78-84.
被引量:1
5
李树茁.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J]
.人口与经济,1994(3):3-8.
被引量:23
6
王桂新.
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之分析[J]
.人口研究,1996,20(6):9-16.
被引量:45
7
潘伟志.
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初探[J]
.兰州学刊,2004(5):99-100.
被引量:14
8
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
.中国软科学,2005(1):64-70.
被引量:83
9
雷速.
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研究及其政策意义[J]
.农村经济,2005(4):120-122.
被引量:1
10
姚先国,谢嗣胜.
职业隔离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城市就业人口职业性别歧视的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73-79.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
1
牟宇峰.
产业转型背景下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2016(3):103-114.
被引量:18
2
刘畅,许菁.
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S1):389-39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何勤,任媛,王琦.
人工智能产业与就业匹配的时空演变及形成机理——来自北京的调查数据[J]
.劳动经济评论,2021(2):13-26.
2
王慧.
我国人口分布与产业布局的关联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19,1(33):25-27.
3
张磊,武友德,李君.
环洱海地区耕地与农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耦合关系[J]
.世界地理研究,2018,27(3):109-119.
被引量:3
4
常继发,崔立志.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空间特征研究——基于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34(3):35-44.
被引量:4
5
董亚宁,杨开忠,顾芸.
人口区位选择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新空间经济学视角[J]
.西北人口,2019,40(6):1-11.
被引量:9
6
李晓阳,鄢晓凤,罗超平,龙贝.
长三角人口集聚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18-27.
被引量:18
7
韦彩玲,蓝飞行,宫常欢.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农户理性与政府理性--基于广西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与思考[J]
.西部论坛,2020,30(2):66-72.
被引量:10
8
罗世聪.
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20,36(3):79-82.
被引量:9
9
丁雪萌,孙健.
我国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
.江汉学术,2021,40(2):16-23.
被引量:9
10
蔡志强,金琼.
天津市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2,42(1):47-55.
被引量:2
1
刘桂莲,王福林.
黑龙江省人口预测及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89-91.
被引量:6
2
李赫龙,朱龙高,章新忠.
基于GM(1,1)模型的烟台市老龄人口预测及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3):26-28.
被引量:3
3
红乐.
卫美思:将创新思维融入公关[J]
.国际公关,2013(6):51-53.
4
李能.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J]
.求实,1997(7):50-50.
5
温海涛.
知识经济将给统计领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J]
.江苏统计,1999(5):36-37.
6
韩春蕾,高婉君.
我国月度CPI的组合预测及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4,30(1):11-13.
被引量:17
7
李婕,刘心寰,高源骏.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地区差异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8,23(7):58-62.
被引量:1
8
郭亚楠.
生育意愿视角下的生育政策分析[J]
.黑河学刊,2011(12):177-181.
9
袁磊.
人口变动、劳动参与率演进与劳动力供给发展[J]
.劳动经济评论,2015(2):28-43.
被引量:2
10
曾令秋.
人口与劳动就业[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05-109.
统计与决策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