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堕距与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探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群体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载着更多的身心压力,家庭与社会角色的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借助文化堕距这一视角,着力剖析制度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定位、日常话语对青年职业女性的角色期待以及二者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当下青年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根源。
作者
杨雪云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3,74,共4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青年职业女性
制度话语
日常话语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作者简介
杨雪云: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04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1
杜芳琴.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中国历史;个人的经验.中国女性文化,.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3
吴小英.
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09(2):163-176.
被引量:116
4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90
5
[法].吉尔.第三类女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王政.
“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J]
.妇女研究论丛,1997(1):14-20.
被引量:108
2
路风.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71-88.
被引量:538
3
左际平.
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J]
.社会,2005,25(1):182-209.
被引量:64
4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被引量:247
5
金一虹.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J]
.社会学研究,2006(1):169-196.
被引量:145
6
Elisaloeth Croll, Changing 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 Rhetoric', Experience and Self-perception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HongKong: HongKongUniversityPress, 1995.
7
李小江.《我们用什么话语思考女人》,邱仁宗等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
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Eiisabeth Croll, Changing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 Rhetoric, Experience and Self-percep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10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
共引文献
1004
1
穆希琳.
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以YZ厂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3(1):25-96.
2
庄弘泰.
基层医疗科室的权力场与变革因素——以一家区级医院E科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2(1):1-73.
3
陈涛,郭雪萍.
共情式营销与专业化嵌入——民间环保组织重构多元关系的实践策略[J]
.中国行政管理,2021(2):59-67.
被引量:14
4
李金培,徐丽群,史清华,毛燕武.
优先发展公交与民众需求尊重[J]
.中国软科学,2020(1):72-85.
被引量:4
5
陈锋,宋佳琳.
技术引入基层与社区治理逻辑的重塑——基于A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案例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21(4):84-94.
被引量:26
6
孙卓.
新型举国体制的政治逻辑与制度基础[J]
.社会科学家,2023(7):22-27.
被引量:3
7
冯霞,苏振华.
经济发展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基于社会流动预期的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21,36(5):86-93.
被引量:7
8
王鹏,干一卿.
谁主认同?转型时期中国女性阶层地位认同的多重建构及其世代变迁[J]
.社会,2022,42(4):183-213.
被引量:5
9
许鑫.
从对策研究、抗争研究转向“国家—社会互动”研究——探寻一种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117-129.
10
候绪杰.
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定位与构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6):57-6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4
1
祝平燕.
论社会转型期知识女性角色冲突的新特点[J]
.河南社会科学,1999,7(6):109-112.
被引量:7
2
刘伯红.
从“北京广州香港在职女性就业调查”看三地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J]
.浙江学刊,1994(1):63-66.
被引量:1
3
罗俊峰,童玉芬.
流动人口就业者工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J]
.经济经纬,2015,32(1):131-136.
被引量:19
4
蔡昉,王美艳.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68-79.
被引量:159
5
周春燕.
家庭性别教育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06(4):52-54.
被引量:9
6
陈虹.
中国城市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径[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12-16.
被引量:15
7
徐伟.
农村留守妇女的角色转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0):27-29.
被引量:3
8
李晓静,姜山,任秀杰.
女性流动人口经济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8):65-68.
被引量:4
9
吴愈晓,吴晓刚.
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
.社会学研究,2009(4):88-111.
被引量:113
10
王俊秋.
山东省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研究——以济南、青岛、德州女性流动人口为例[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5):18-2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党曼.
我国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98-102.
2
宋全成,封莹.
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东岳论丛,2019,40(1):167-178.
被引量:3
3
张琪,张琳.
青年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平衡机制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8(4):60-67.
被引量:27
4
陈春妮.
规训话语下女性生存压力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2):84-86.
5
何得桂,张硕.
积极抗逆力视角下农村已婚中青年女性角色冲突的类型及优化路径[J]
.领导科学论坛,2020,0(3):75-87.
被引量:3
6
吴思彤.
角色伦理视角下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J]
.哲学进展,2024,13(3):596-60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李小玮.
现代职业女性处于工作家庭边界的角色冲突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134-135.
被引量:3
2
毛建平.
从流失剥削链到关怀互惠网:中国情境对全球照护链研究的重塑[J]
.社会科学,2019,0(5):84-94.
被引量:1
3
李涛.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人-组织匹配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工作家庭平衡的中介作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22-131.
被引量:14
4
刘梦阳,石彤.
高校贫困女生的整合式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31(6):35-42.
被引量:3
5
何得桂,张硕.
积极抗逆力视角下农村已婚中青年女性角色冲突的类型及优化路径[J]
.领导科学论坛,2020,0(3):75-87.
被引量:3
6
杨绮幸,张朝华.
性别比失衡下青年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
.中国西部,2020(3):59-77.
7
崔丽萍.
论传统女德中的智德视域及其现代建构[J]
.武陵学刊,2020,45(5):1-10.
8
陈芳,沙勇.
社会投资视角下乡—城流动妇女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研究[J]
.学海,2020(5):79-85.
被引量:3
9
孙晓冬.
中国青年夫妻的家务劳动投入:经济交换还是性别呈现?[J]
.中国青年研究,2021(2):68-74.
被引量:9
10
刘立光.
社会认同感对青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J]
.天府新论,2021(2):107-116.
被引量:5
1
杨东.
地主张永泰的人生轨迹[J]
.党史博览,2015,0(5):25-27.
2
薛琳.
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接地气”[J]
.人民论坛,2012(1):31-31.
3
滕彪.
“司法”的变迁[J]
.中外法学,2002,14(6):725-741.
被引量:15
4
赵丰华,谢焕斌.
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原因及其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43-144.
5
计放,董方.
论域名与商标的法律冲突[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8):62-62.
6
章莉.
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及解决路径[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6-18.
被引量:2
7
张莹.
论法与道德的关系[J]
.中外企业家,2015(8Z).
被引量:1
8
赵一璋.
“治乱”不只需“重典”——对于严打酒驾的社会学分析[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23(4):13-15.
被引量:2
9
赵德胜.
制度话语中的社会公平机制[J]
.理论界,2009(10):26-28.
10
石金涛,郭廷辉.
对青年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J]
.青年思想家,2001(2):50-50.
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