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被引量:247
Report on the Main Data from the Second Sample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Women's Social Status
出处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2,共9页
Journal of Chinese Women's Studies
参考文献6
-
1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标志性指标主要指能衡量或反映妇女社会地位状况和水平的指标;解释性指标主要指可以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形成、对其影响因素作进一步说明和解释的指标;修正性指标主要指那些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设计,运用测量结果,对使用传统指标测量的社会现象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指标,如通过时间分配指标及数据结果,对男女两性的劳动进行评价.
-
2本次调查抽样的基本方案指基于全国目标量估计的抽样方案,省级追加方案指基于省级目标量估计的抽样方案.全国方案的调查总体是调查标准时点(2000年11月10日)上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居住在家庭户内、18-64岁的中国男女公民.以区、县为初级抽样单元.为解决全国样本对省代表性不足、不能对省级目标量进行估计的问题,在已有全国样本的基础上通过追加若干区、县样本而形成能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
-
3在城乡两域样本量设计方案时,按最优分配思想,城乡样本各占一半,而在依据样本数据进行全国(或全省)总体的统计分析推断时,对城乡样本分别进行了加权处理,使城乡样本的比重与调查总体比重一致,在加权数据给定时,还对由于户内人口数量不同导致的抽样误差进行了调整.需要声明的是,由于目前还无法得到确切的关于调查总体性别比例数据,本报告所用数据尚未进行性别加权,报告中所列数据均为某一选项占男女各自总体的比例,而不是总体中男女之比.请引用时注意.
-
4修正性指标主要指那些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设计,运用测量结果,对使用传统指标测量的社会现象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指标,如通过时间分配指标及数据结果,对男女两性的劳动进行评价.
-
5以区、县为初级抽样单元.为解决全国样本对省代表性不足、不能对省级目标量进行估计的问题,在已有全国样本的基础上通过追加若干区、县样本而形成能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
-
6需要声明的是,由于目前还无法得到确切的关于调查总体性别比例数据,本报告所用数据尚未进行性别加权,报告中所列数据均为某一选项占男女各自总体的比例,而不是总体中男女之比.请引用时注意.
同被引文献1659
-
1梁勤超,石振国,李源.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2):190-195. 被引量:39
-
2谢丹.《镜花缘》中才女芳名审美意蕴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4):6-8. 被引量:1
-
3谢敏.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制度性因素分析[J].理论观察,2007(6):108-109. 被引量:3
-
4李敏,陈卫.中国城市贫困对儿童教育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7(4):40-45. 被引量:13
-
5周云.关于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上海市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J].理论与改革,2007(3):70-74. 被引量:13
-
6项卫星,柳阳.城市贫困女性权益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人口学刊,2007,29(4):25-30. 被引量:5
-
7吴嘉玲.21世纪我国女性的健康体育观及其变化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66-68. 被引量:11
-
8陕西:小学女童辍学率大幅上升[J].陕西教育(综合版),2006(12):35-35. 被引量:1
-
9赵群.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J].妇女研究论丛,2005(z1):11-16. 被引量:12
-
10王冬梅,罗汝敏.健康方面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J].妇女研究论丛,2005(z1):17-19.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247
-
1任麒升.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对生育意愿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7):264-267. 被引量:1
-
2周云.关于都市职业女性政治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上海市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J].理论与改革,2007(3):70-74. 被引量:13
-
3聂建亮.对我国性别刻板印象的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Z2):89-92. 被引量:9
-
4项卫星,柳阳.城市贫困女性权益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人口学刊,2007,29(4):25-30. 被引量:5
-
5马冬玲.在推动农村妇女参政中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与挑战[J].妇女研究论丛,2005(z1):36-40. 被引量:14
-
6刘文玉.西北农村妇女政治地位的现状考察与出路选择——以甘肃省中川村为例[J].社科纵横,2008,23(2):69-71.
-
7陈菲.“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现代释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2):18-21. 被引量:4
-
8杨根乔.论妇女参政与男女平等[J].江淮论坛,2004(4):60-64. 被引量:5
-
9周文莲,周群英.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2(3):57-62. 被引量:1
-
10王菠.浅析当前我国女性就业问题[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15(3):58-6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16
-
1章宏,邵凌玮.个体化视角下中国当代青年对代际相亲节目的接受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0(3):88-95. 被引量:8
-
2李金培,徐丽群,史清华,毛燕武.优先发展公交与民众需求尊重[J].中国软科学,2020(1):72-85. 被引量:3
-
3王元媛,孔燕,李智慧,郑艳华,张强,于桂玲.二胎护士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工作家庭增益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3(6):34-36. 被引量:1
-
4路静,张意爽.“旅游+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的开发对策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地域特色为例[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1):227-228. 被引量:5
-
5王君妍,李雪芹.湖南农村妇女非农就业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0(4):84-85. 被引量:1
-
6张钰馨,蒋云辰.21世纪以来我国妇女体育研究评述与展望[J].体育视野,2022(17):1-3.
-
7李颖晖,张伊雪,李翌萱.夫权维续还是渐进平权?——中国夫妻权力模式及影响机制变迁(1990—2010)[J].中国研究,2022(1):51-73.
-
8吴真.转向、重构与余问——当代法国个体社会学的进路[J].社会学研究,2021(1):69-90. 被引量:8
-
9李洁.重新发现“再生产”:从劳动到社会理论[J].社会学研究,2021(1):23-45. 被引量:49
-
10王鹏,干一卿.谁主认同?转型时期中国女性阶层地位认同的多重建构及其世代变迁[J].社会,2022,42(4):183-213. 被引量:5
-
1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发布会召开[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被引量:3
-
2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发展论坛,2002(5):55-57. 被引量:1
-
3吕庆喆,叶奇,武继磊,李雪.2007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主要数据报告[J].中国残疾人,2008(4):18-22. 被引量:1
-
4图片新闻[J].统计与经济,2011(3).
-
5杨根乔.论妇女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61-64.
-
6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J].时事资料手册,2009(4):21-21.
-
7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5-15. 被引量:358
-
8赵丽荣.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204-205. 被引量:1
-
9黄莎莎.近八成女性满意自己家庭地位——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贵州省主要数据报告发布[J].当代贵州,2012(6):34-35.
-
10秦静.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俪人(教师),2015(2):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