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脉栓塞顺铂聚乳酸微球的研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乳化溶剂挥散法制备了聚乳酸微球,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微球粒径大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微球粒径在40~120 μm 之间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制备了顺铂聚乳酸微球。另外对微球的悬浮性、溶胀性和体外消化等进行了研究。
作者
丁红
张淑秋
申薇薇
侯玉宝
机构地区
山西医科大学药剂教研室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06-207,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顺铂
聚乳酸微球
乳化溶剂法
动脉闭塞性疾病
分类号
R944.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2
1
黄永平,周世文.
顺铂的抗癌作用及其毒性防护[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2):77-78.
被引量:6
2
魏树礼,高智慧.
控释缓释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1):29-32.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徐卓立,郭军华,宋三泰,李盟军,吴德政.
甘草锌对顺铂毒性及抗癌效果的影响[J]
.药学学报,1993,28(8):567-571.
被引量:15
2
潘启超.顺铂及其同类物在癌症化疗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02).
3
王大公,王琍文,杨彤,周琴.
硒对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4(4):293-296.
被引量:8
4
陈建国,郑伟,李爱玲.
顺铂不同途径给药在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J]
.癌症,1993,12(3):235-237.
被引量:2
5
郭军华,徐卓立,宋三泰,刘琴棣,吴德政.
诱导生物合成金属硫蛋白减轻顺铂对小鼠的致死毒性[J]
.癌症,1993,12(6):476-47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9
1
唐海,刘宏飞,聂淑芳,潘卫三.
国内靶向制剂的研究状况[J]
.药品评价,2004,1(4):302-305.
被引量:3
2
韩静,唐星,巴德纯.
降香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评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0-112.
被引量:6
3
胡容峰,彭代银,钱金粉,周安.
胰岛素-壳聚糖缓释微球释药机制的研究[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4):332-334.
被引量:6
4
陈洋,徐列明.
四类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4):249-253.
被引量:7
5
马瑛,田薇,杨浩.
氟脲嘧啶微球的研制[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3):121-122.
被引量:4
6
王亚敏,石庭森.
微球制剂药物控释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3):131-134.
被引量:17
7
唐振香,苗青原.
药物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2007,21(8):628-630.
被引量:4
8
侯雪梅,崔黎丽,李国栋,李卫华.
抗肿瘤药物靶向制剂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5):273-275.
被引量:4
9
陈玉喜.
健中利水汤联合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肺癌胸水22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4):19-19.
被引量:2
10
黄骏廉,陈胜,谈立松,王海原.
含磺胺嘧啶和DTPA端基PEO的合成及在肿瘤中的富集[J]
.中国科学(B辑),1998,28(1):85-9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63
1
崔红星,张倩.
聚乳酸类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研究进展[J]
.合成纤维,2004,33(4):15-16.
被引量:20
2
要芬梅,李新芳,朱光文,高云峰,沈颜红,郑爱萍.
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学情报通讯,1993,11(4):21-25.
被引量:1
3
要芬梅,高云峰,肖大卫,沈颜红,郑爱萍.
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囊的制备[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11):489-491.
被引量:1
4
雷永,陆彬.
可生物降解的PELA微球优化工艺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1994,9(4):215-217.
被引量:4
5
沈正荣,朱家蕙,吴兰亭,肖银林,程敬亮,吴自伦,李树新.
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6(7):306-309.
被引量:22
6
王亚敏,石庭森,蒲永林,朱建纲,赵延乐.
顺铂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
.药学学报,1996,31(4):300-305.
被引量:24
7
盛洁,魏树礼.
阿霉素毫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6,17(1):34-37.
被引量:3
8
刘苗苗,侯庆昌.
医用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应用进展[J]
.天津医药,2006,34(1):70-72.
被引量:4
9
张纲,谭颖徽,卢来春,何飞,裘松波.
bFGF聚乳酸纳米微球对兔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1):39-41.
被引量:8
10
陶忠华.
聚乳酸类生物降解聚合物在控释制剂中的应用[J]
.药学进展,1996,20(4):197-20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任宗礼.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应用现状[J]
.甘肃科技,2008,24(7):68-73.
被引量:7
2
赵瑞玲,丁红,谢茵.
阿霉素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5):420-421.
被引量:8
3
任杰,宋金星.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缓释药物中的研究及应用[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9):1054-1058.
被引量:26
4
赵瑞玲,丁红,谢茵.
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2):74-75.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梁瑀彤.
治疗骨关节炎的糖皮质激素类关节腔注射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5):30-31.
被引量:1
2
廖问陶,钟丽云,查庆兵,王云起,李国有,王小平,何贤辉,蔡继业.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活化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J]
.激光杂志,2006,27(5):89-90.
被引量:10
3
董奇志,赵高辉.
聚乳酸的间接合成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6):62-65.
被引量:2
4
赵秀云.
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聚乳酸[J]
.现代化工,2009,29(S2):53-56.
被引量:7
5
唐昌伟,张志斌,邱凯,陈元维,万昌秀.
新型聚氨酯微球制备及其药物释放规律的研究[J]
.聚氨酯工业,2004,19(5):15-18.
被引量:2
6
徐强,董明敏,庄银凤,窦永华,王国伟.
褪黑素载药纳米粒的优化设计及研制[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6):1041-1045.
被引量:4
7
王锐,李道火,黄永攀,罗丽明,浦坦.
扫描探针显微术及其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3,40(9):49-52.
被引量:1
8
徐强,董明敏,庄银凤,窦永华,王国伟.
褪黑素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2):129-133.
被引量:1
9
张贞浴,张冬,秦川江,杨巍.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丙交酯微球[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2(2):233-236.
被引量:1
10
徐珊珊.
缓、控释制剂中新型药用辅料的应用[J]
.海峡药学,2005,17(5):22-25.
被引量:4
1
朱保华.
老年人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48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93-1394.
被引量:3
2
黄桂华,李爱国,王春香,常建辉,万发里.
国产与进口微晶纤维素性能的比较[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11):561-563.
被引量:8
3
杨民,王东凯,关世侠,李海刚,孙少平.
乳化挥散法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1):1-5.
被引量:1
4
范晓胜,亓麟.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3):358-359.
被引量:1
5
刘孜卓,刘宇,高锐,浦践一.
沙格雷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再狭窄临床观察70例[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4(1):53-55.
6
蒋涛,任先军,欧阳忠,郭树章.
GM-l 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质研究[J]
.医药导报,2007,26(8):924-926.
被引量:1
7
孙成林,李铁民,王淳,段志泉,张强.
卡托普利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3):274-275.
8
刘淑平,王东凯,邱志斌,孔俐文.
异烟肼肺靶向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6,4(6):263-268.
被引量:2
9
毛美玉.
GM-1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J]
.中国药业,2006,15(3):48-49.
被引量:1
10
崔启华,朱云峰,崔京浩.
银杏提取物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910-1913.
被引量:1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