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对傅道彬《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有:1.文学的本质意义并不如傅文所说是语言,而是形象,春秋时代并不存在时下意义上的成熟的文学,更遑论自觉的文学;2.即使傅文对文学及其成熟与自觉等方面的认识不误,用于支撑其春秋文学自觉说的四大理由均不能成立:(1)春秋"文言"实践重理尚用;(2)春秋时代"文言变革"证据不足;(3)春秋"文言"理论重理尚用;(4)春秋时代并未形成独立的文士集团。本文附带性地讨论了傅文对《文言》的错误认识,在论证的过程中还随文指出傅文存在的部分逻辑问题。文章对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95,266-272,共30页
                    
                
                    Academics
     
    
    
    
                作者简介
苏成爱(1978-),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讲师,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曹天生(1953-),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