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铅酸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铅酸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通过分析废铅合金板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及电解液、含铅废水、废气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探索铅酸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者
陶桃
肖敏
机构地区
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铅酸电池
废铅合金板
电解液
含铅废水
尾气
分类号
X7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作者简介
陶桃(1988-),女,黑龙江人,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工业污染控制技术与原理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1
徐慧忠.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83.
2
汪群慧.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0-210
3
周正华.
从废旧蓄电池中无污染火法冶炼再生铅及合金[J]
.上海有色金属,2002,23(4):157-163.
被引量:31
4
陈梁,李贵.
废旧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处理新工艺[J]
.中国有色冶金,2009,38(2):44-45.
被引量:2
5
杨家宽,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肖波.
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9,29(3):32-37.
被引量:40
6
胡红云,朱新锋,杨家宽.
湿法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中铅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9,28(9):1662-1666.
被引量:25
7
简华丹,郭明战.
蓄电池生产中含铅废水一体化处理工艺[J]
.广西轻工业,2009,25(11):93-94.
被引量:3
8
张劲松.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与再生铅的生产[J]
.安徽化工,2009,35(4):63-65.
被引量:12
9
胡小芳.
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9,30(6):30-3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于同双.
铅酸蓄电池制造、回收与环境[J]
.蓄电池,2008,45(1):31-33.
被引量:8
2
张惠娟.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现状与再生铅清洁生产工艺[J]
.河北环境科学,2004,12(3):40-43.
被引量:2
3
陈维平.
从废铅蓄电池中湿法回收铅技术的述评[J]
.中国物资再生,1994(9):6-8.
被引量:15
4
陈维平,龚建森,黎七中.
Fe ̄(2+)还原废蓄电池泥渣中PbO_2的试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6):53-58.
被引量:10
5
刘辉,银星宇,覃文庆,孙伟,刘新星.
铅膏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的研究[J]
.湿法冶金,2005,24(3):146-149.
被引量:30
6
尹文新,韩跃新,王德全.
湿法炼铅研究进展[J]
.矿冶,2005,14(3):49-52.
被引量:9
7
陆克源.
固相电解法——一种再生铅的新技术[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2):16-17.
被引量:14
8
马志军.
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与环保[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19(4):80-81.
被引量:8
9
郭翠香,赵由才.
从废铅蓄电池中湿法回收铅的技术进展[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1):81-86.
被引量:25
10
陈维平.
一种湿法回收废铅蓄电池填料的新技术[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3(6):111-116.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95
1
付小娟,黄俊龙,师帅,郑焘,李广科.
废旧铅酸蓄电池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行业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S2):131-134.
被引量:1
2
刘辉,银星宇,覃文庆,孙伟,刘新星.
铅膏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的研究[J]
.湿法冶金,2005,24(3):146-149.
被引量:30
3
王国弘,赵涛.
逆向物流发展障碍的技术本质及其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26-29.
被引量:3
4
穆晓军,王学涛.
城市污泥与煤CFB混烧研究进展[J]
.电站系统工程,2008,24(4):1-3.
被引量:3
5
顾怡卿,刘晓荣,梁晓蓉,陈鑫,孙辉,崔荣耀.
铅膏碳酸化脱硫转化工艺研究[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169-173.
被引量:8
6
周炳炎,贾晨夜,汪群慧.
进口含铅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89-94.
被引量:17
7
杨家宽,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肖波.
废铅酸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9,29(3):32-37.
被引量:40
8
梁晓蓉,刘晓荣,顾怡卿,史唐明,樊鑫,张中源.
废铅蓄电池湿法再生过程PbO_2的还原研究[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2):126-129.
被引量:3
9
胡红云,朱新锋,杨家宽.
湿法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中铅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9,28(9):1662-1666.
被引量:25
10
朱新锋,刘万超,杨海玉,李磊,杨家宽.
以废铅酸电池铅膏制备超细氧化铅粉末[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20(1):132-136.
被引量:41
同被引文献
74
1
陈友强.
浅议粗铅火法精炼工艺[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5,26(2):8-11.
被引量:9
2
刘辉,银星宇,覃文庆,孙伟,刘新星.
铅膏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的研究[J]
.湿法冶金,2005,24(3):146-149.
被引量:30
3
高永,董亚玲,顾平.
化学沉淀-微滤处理含铅废水[J]
.膜科学与技术,2005,25(5):40-44.
被引量:20
4
钱志刚,郭丽.
铅酸电池的硫酸盐化[J]
.船电技术,2005,25(5):42-45.
被引量:4
5
陆克源.
固相电解法——一种再生铅的新技术[J]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12):16-17.
被引量:14
6
马万和,康凯.
拉网铜板栅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3(1):96-99.
被引量:7
7
张彦琴,周大森,程涛.
水平铅酸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J]
.电池,2006,36(2):137-138.
被引量:4
8
武繁华,李石,陈红雨,舒东,吴颖民,李伟善,窦传龙,王全,陈顺,张伟.
锌含量对铅锌合金电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J]
.蓄电池,2006,43(2):51-55.
被引量:2
9
杨习文,唐有根,舒宏,申建斌.
添加富铈稀土对低锑合金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10):1817-1822.
被引量:8
10
王其利.
摩托车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生产的改进及精炼纯铅铅粉的应用[J]
.蓄电池,2007,44(1):16-1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朱忠军,杨乔,陈昱,耿立东.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铅酸电池回收利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3):109-109.
被引量:3
2
高林霞,刘建文,朱新锋,李磊,杨家宽.
锌杂质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中的迁移[J]
.蓄电池,2014,51(1):3-6.
被引量:3
3
李忠卫,尚辉良,邓雅清.
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4,35(3):58-61.
被引量:12
4
李红艺,郑凯,曹莹,张大伟,丁克强.
铅酸蓄电池废水反渗透处理浓水的沉淀去除工艺开发[J]
.膜科学与技术,2014,34(4):82-86.
被引量:2
5
程宇,胡琪卉.
废铅膏的回收再利用研究进展[J]
.蓄电池,2015,52(5):247-250.
被引量:5
6
卢东亮,齐水冰,李可.
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工艺概述[J]
.应用能源技术,2017(1):12-14.
被引量:3
7
诸献雨.
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及处置对策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8):80-80.
被引量:7
8
杨彤,王振卫,钱胜强,吴鑫,邵勤思,颜蔚,张久俊.
铅酸电池板栅的轻量化[J]
.自然杂志,2020,42(1):59-6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王学健,沈海泉.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9):4-6.
被引量:11
2
耿会君.
电动自行车废旧铅酸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物流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5,34(9):75-77.
被引量:4
3
蔡俊超,张玉凤,赵瑞瑞,刘学,陈红雨.
废铅酸电池湿法回收铅新工艺对比研究[J]
.蓄电池,2015,52(4):155-158.
被引量:3
4
周艳晶,李建武,陈风河,吕红娟,王建,孙启达.
美国再生锑发展之于我国启示[J]
.中国矿业,2016,25(2):53-57.
被引量:1
5
殷云皓,张志刚,张平,安立超.
钢渣对铅蓄电池厂含铅模拟废水动态吸附特性[J]
.水处理技术,2016,42(5):63-68.
被引量:2
6
拜冰阳,扈学文,李艳萍,乔琦.
我国再生铅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J]
.环境工程,2016,34(5):126-130.
被引量:8
7
王静雅,杨明,钱靖.
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42-43.
被引量:7
8
纪罗军,金苏闽.
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J]
.硫酸工业,2016(4):1-8.
被引量:9
9
邓昕玥.
浅谈炭材料在铅酸电池中的运用[J]
.数码世界,2016,0(12):49-49.
被引量:1
10
孟奇,张英杰,董鹏.
尾矿中锌解吸-电动-硫化钠沉淀联合修复[J]
.过程工程学报,2017,17(2):339-344.
被引量:1
1
邢艳红,胡莹.
“白色污染”及废旧塑料的综合治理[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65-67.
被引量:8
2
苏庆平,周俊治,史征绥.
“白色污染”及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J]
.四川环境,2000,19(4):26-28.
被引量:11
3
印染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获突破[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5):68-68.
4
高文琼.
城市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技术[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9):43-43.
被引量:3
5
Jan H. Schut.
材料回收热:多家新厂尝试新的回收技术[J]
.现代塑料,2009(10):30-35.
6
聚酯产品回收再利用新技术[J]
.化工文摘,2001(12):40-40.
7
刘际泽.
地衬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J]
.塑料,2016,45(1):120-120.
8
日本将助越南等五国回收废旧家电[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25(9):24-24.
9
刘际.
热塑性弹性体回收再利用技术[J]
.塑料,2002,31(5):60-60.
10
姚凌岷.
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J]
.化工新型材料,1996,24(5):20-24.
被引量: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