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以汪康年为例的思想史阐释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戊戌以后,汪康年对变革的方式和道路进行了重新选择,变革主体逐渐从民间社会和地方政府转向中央政府,变革方式趋向缓和,更加遵循审慎原则、讲求变革策略,呈现出"慢慢走"的保守主义倾向。出于对超越性道德秩序的追求和对转型期国人认同危机的回应,汪康年又进一步回归以礼教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往回走"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被公认为保守主义者的汪康年,却在变革的内容和方式上都一度认同和践行"激进"的主张,从而彰显了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之阵营划分的模糊性和流动性。
作者 李里峰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104,共9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博士。南京21009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3

  • 1葛兆光.“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 2[美]洛夫乔伊.《观念史论文集》,吴相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 3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45页.
  • 4[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6、4页.
  • 5韩潮.《两种“保守”概念与中国保守主义的路径选择》,载《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第七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5-166页.
  • 6《中国自强策(中)》,上海.《时务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八月初一日.
  • 7桑兵.论庚子中国议会[J].近代史研究,1997(2):1-40. 被引量:9
  • 8廖梅.汪康年和庚子中国议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5):63-68. 被引量:2
  • 9李里峰.汪康年与政治权威的依违离合[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2):63-69. 被引量:6
  • 10《论中国改革之难》,录四月初五日《中外日报》.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胡珠生.自立会历史新探[J].历史研究,1988(5):114-123. 被引量:4
  • 2廖梅.浅论戊戌时期的两套改革方案[J].学术月刊,1998,30(11):97-105. 被引量:2
  • 3桑兵.论庚子中国议会[J].近代史研究,1997(2):1-40. 被引量:9
  • 4神谷正男.宗方小太郎文书[Z].日本:原书房,1975.
  • 5近藤邦康整理.井上雅二日记—唐才常自立军蜂起[J].[日本]国家学会杂志,1985,(98):153-178.
  • 6近卫笃唐日记刊行会.近卫笃磨日记[Z].日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1968.A、(三);B、(四).
  • 7章太炎.再致夏曾佑.朱维铮,姜义华.章太炎选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 8郑大华译 薛军力校.井上雅二日记—唐才常自立军起义[J].近代史资料,1989,(74):102-132.
  • 9井上雅二.上海通信(附上海维新党名士上李鸿章伯意见书)[J].东亚同文会报告,1900:45-49.
  • 10张文襄公全集[Z].北京:中国书店,1990.A、(三),卷161,电牍40,致江宁刘制台上海盛京堂余道台(1900年7月9日);B、(三),卷160,电牍39,致东京钱念劬.C、(二),卷104,公牍19,劝戒上海国会及出洋学生文.

共引文献55

同被引文献3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