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野生黄刺玫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刺玫(Rosa xanthin Lindl.)也称黄刺梅、刺梅花、硬皮刺梅,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树高为1m~3m,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丘陵山区的山野路旁、河沟两侧及灌木林下,喜温暖潮湿向阳的环境,常与榛子、辽东栎、绣线菊等植物混生,
作者
李萍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10年第6期30-31,共2页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关键词
黄刺玫
开发利用
野生
落叶灌木
丘陵山区
梅花
蔷薇属
蔷薇科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3
1
余晓丽,张乃群.
野生黄刺玫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93-95.
被引量:2
2
王常青,倪淑华.
黄刺玫果汁的抗氧化作用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5,14(3):169-172.
被引量:8
3
王常青,段光明.
黄刺玫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成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1995,10(2):53-56.
被引量:9
4
刘玉芬,夏海涛,杨树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剑麻花中总黄酮的含量[J]
.食品科学,2005,26(9):418-419.
被引量:46
5
王常青,张义贤.
黄刺玫果汁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1):30-31.
被引量:10
6
张峻松,张文叶,刘程毅,王花俊.
生物技术制备的天然山楂香料的化学成分分析[J]
.精细化工,2006,23(10):977-979.
被引量:16
7
王常青,陈娟,宋仙芝.
黄刺玫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6,17(6):9-12.
被引量:11
8
魏金婷,刘文奇.
植物药活性成分β-谷甾醇研究概况[J]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2):38-40.
被引量:70
9
梁伟伦,黄慧玲,武俏丽,王辰,张文治,苏心,只达石.
低浓度α-生育酚对神经元细胞膜的保护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1):1008-1010.
被引量:1
10
山西植物志编委会.山西植物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335-337.
引证文献
12
1
杨树平,韩立军,刘乐鹏,许瑞波,何欣然,陈丽娟.
野生黄刺玫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2011,32(24):111-113.
被引量:4
2
侯爽,周祉延,周长征,姜辉煌,李强.
正交试验优化黄刺玫树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J]
.山东中医杂志,2015,34(7):536-538.
被引量:1
3
宋高林,杨莹莹,冯夏珍,王晓燕.
黄刺玫果籽油浸提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15(9):17-19.
被引量:2
4
李强,李庆超,周长征.
L16(4^5)正交实验优化黄刺玫花黄酮物质提取工艺[J]
.西部中医药,2015,28(10):59-61.
被引量:4
5
陈立波,王建刚.
黄刺玫果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5):11-13.
被引量:3
6
王晓梅,卫罡,王进东.
野生黄刺玫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3):23-25.
7
昝立峰,叶嘉,李丹花,殷春燕,李国静.
黄刺玫花和果实挥发油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8):129-133.
被引量:2
8
昝立峰,王更先,叶嘉,陈建中,秦柳.
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2):221-224.
被引量:4
9
郝晓倩,王进东,卫罡,杨官娥,檀琪.
黄刺玫果提取物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50(5):621-625.
被引量:8
10
昝立峰,杨香瑜,郭海燕,王亚冬,叶嘉.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黄刺玫果的化学成分[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23):251-25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孟永海,付敬菊,牟景龙,邸金霖,孟祥瑛,翟春梅.
两种技术联用优化刺玫果多酚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2):47-53.
被引量:3
2
王雅莉.
黄刺玫在太原地区造林方面的作用[J]
.山西林业科技,2015,44(3):57-58.
被引量:1
3
王进,冯佳伟,牛帅,赵利新,叶永忠.
太行山区物种生态位特征以及种间相关性对比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50(2):181-188.
被引量:1
4
陈立波,王建刚.
黄刺玫果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5):11-13.
被引量:3
5
昝立峰,王更先,叶嘉,陈建中,秦柳.
黄刺玫花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2):221-224.
被引量:4
6
杨莹莹,王晓燕,冯夏珍,张文琴,叶松华.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刺玫果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24):231-237.
被引量:13
7
苏华香,王张英,王志新.
异叶茴芹总黄酮的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3):93-95.
被引量:2
8
郝晓倩,王进东,卫罡,杨官娥,檀琪.
黄刺玫果提取物中几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50(5):621-625.
被引量:8
9
陈松蔚,李鑫,邓立高,毛瑞丰,李一,贠琳琦,王瑞丰.
膜法甘蔗清汁和甘蔗果酒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来源分析[J]
.甘蔗糖业,2019,0(3):30-39.
被引量:3
10
张晨萍,赵志刚,宿婧,伊文博,赵悦.
刺玫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山东化工,2019,48(20):32-35.
被引量:6
1
余晓丽,张乃群.
野生黄刺玫的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93-95.
被引量:2
2
任金旺.
野生黄刺玫嫁接玫瑰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03,31(4):69-71.
被引量:2
3
吴波,魏立,高峰.
黄刺梅无性繁殖及管理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9,22(2):120-120.
4
王运鸿.
黄刺梅栽培管理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5):40-40.
5
钱超.
一株刺梅[J]
.学生阅读世界(初中生),2009(1):19-19.
6
田建华,王巨成.
超临界CO_2萃取野生黄刺玫果籽油试验[J]
.山西林业科技,2015,44(4):32-33.
被引量:2
7
吕瑞娥,辛国,杨双奎,杨建雷,郭立新,林云,朱德琴.
陇南无刺梅花椒嫁接育苗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4(4):46-48.
被引量:1
8
梁红梅,王淑玲.
黄刺梅育苗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04(9):31-31.
被引量:1
9
王云森.
无量山上的刺梅[J]
.云南林业,1991(1):29-29.
10
张志林.
内蒙古新发现两种林业有害生物——小娴尺蠖和蔷薇纹羽蛾[J]
.内蒙古林业,2012(11):47-47.
农产品加工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