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故都,文化中积淀了浓厚的"官本位"传统,辛亥革命后,民国北洋政府成立,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的地位并未改变,政府中延纳了许多前清的旧官员,其中有不少人热心于绘画艺术,他们"学与位俱显,才与艺兼长",从而成为北京画坛的主导力量。在幼年时他们大多接受过正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和传统文化艺术的濡染,因此他们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既不同于追求"以画救国"的岭南派革命画家,也与面向市场的海派职业画家有别,本文即着力探讨民国初期北京的官僚画家与京派绘画特点之间的关系。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马骁骅(1971-),男,河北成安人,邯郸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