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三十年来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在注重定性的基础上,日渐重视量化,其中,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国两个战场抗战的战绩;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中国抗战的人口与财产损失(包括侵华日军暴行以及战争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延误等)。量化研究在抗日战争史中的广泛运用,使一些传统观点受到挑战,也使很多问题的研究得到了深化,这较之既往口号式的宣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过也要注意到,由于研究者立场不同,处理史料的方法有异,此外,或多或少由于受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响,量化中也存在着一些计量方法上的不当或随意性问题。
作者 袁成毅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作者简介 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扈良.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举行第四届学术年会[J].抗日战争研究,2000(4):231-231. 被引量:2
  • 2荣维木.《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述评》,载"战争遗留问题和中日关系"座谈会专集《抗日战争史通讯特刊》,2003年,第74页.
  • 3袁成毅.抗战时期中国最低限度伤亡人数考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4):30-35. 被引量:4
  • 4姜涛,卞修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刊印,2005年8月,第572-581页.
  • 5孟国祥,张庆军.关于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数字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5(3):94-107. 被引量:7
  • 6迟景德.《从抗战损失调查到日本战败赔偿》("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两岸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1995年,台北).
  • 7姜涛,卞修跃.《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人口损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16日.
  • 8杨大庆.《南京残暴行为--建设性的对话是否可能》,《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来自日本学者及海外中国学者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3页.
  • 9魏宏运.抗日游击战争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N].光明日报[N],1991-10-23.
  • 10樱井良子.《日中战争死伤3500万、南京大屠杀30万人!》,载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秘书处编印.《识破历史的谎言》,第6l页.

二级参考文献148

  • 1孟国祥,张庆军.关于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数字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5(3):94-107. 被引量:7
  • 2居之芬.日本强掳华北劳工人数考[J].抗日战争研究,1995(4):60-62. 被引量:6
  • 3《劳工的血与泪》,第71页.
  • 4刘桂琴.《日伪统治下的丰满劳工》,载何天义主编《日军枪刺下的中国劳工》(之二),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263页.
  • 5.《取消红头文件与政务公开》[N].《北京青年报》,2000年9月22日第36版.
  • 6[日]内阁政遗弃化学武器处理担当室.《关于处理遗弃化学武器的概要》,2002年4月.
  • 7[日]常石敬一.《遗弃化学武器の处理》,《军缩问题资料》,宇都宫军缩研究室,1996年9月号.
  • 8中日两国政府就处理日本遗弃在中国境内的化学武器问题的备忘录,1999年7月.
  • 9《日内瓦议定书》又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
  • 10[日]常石敬一.《医学者たちの组织犯罪》,朝日新闻社,1994年版,第31页.

共引文献92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