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生态审美观照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审美化建构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把生态审美融入生态文化建设中,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人居环境景观化,生产生活生态审美化的生态审美体系,包括创建和谐的生态文明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审美化提升,以及建设大众的生态审美文化。
作者
任旭彬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生态文明村
生态审美
生态审美文化
分类号
G1 [文化科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简介
任旭彬(1967-),男,广西隆安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美学、审美人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5-12-31.
2
刘沛林 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
5
1
周红,吴艳春.
论民族聚落的形成及其民俗功能——以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情况为依据[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70-74.
被引量:3
2
林轶,郭峦.
论城市意象理论在少数民族小城镇旅游开发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93-12095.
被引量:2
3
李君,陈长瑶.
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的环境和驱动因素[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5):617-621.
被引量:9
4
赵晓樱,唐颢磊.
塘溪聚落建筑文化研究[J]
.中外建筑,2016(1):54-56.
5
牛建农,韦克.
从巴砖村看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J]
.规划师,2003,19(2):46-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唐琳.
乡村振兴中的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数字化发展研究——5G时代广西文化产业转型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4):53-58.
被引量:4
2
方李莉.
艺术乡建与智能化生态中国之路[J]
.乡村振兴,2020(8):46-47.
被引量:4
3
袁丹丹.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
.农业经济,2022(2):64-65.
被引量:29
4
李翠竹.
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8-11.
被引量:19
5
Ebenezer Howard;金经元.明日的田园城市[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6
李灿,辛玲.
谈调查问卷的可信度与有效度问题[J]
.商业时代,2008(15):65-66.
被引量:15
7
张荣昌.
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滕头村——浙江奉化“生态滕头”的调查[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4):82-85.
被引量:2
8
唐晓燕.
广东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08(24):172-173.
被引量:1
9
范子文.
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J]
.世界农业,1998(1):50-51.
被引量:79
10
陈茂铨,陈兵红.
丽水市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80-1978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杨晓东,张晓路.
我国风景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探索——以武陵源景区袁家界村为例[J]
.中国市场,2013(4):69-72.
被引量:1
2
唐衡璇,冯凤举,陈建国,郭松,唐琳.
和美乡村生态审美文化研究——艺术乡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23(3):78-84.
被引量:5
3
章志琴,唐菲,王宛茜.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特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3):252-2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柳琳.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J]
.中国市场,2016(38):198-199.
2
唐衡璇,冯凤举,陈建国,郭松,唐琳.
广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艺术乡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2):108-113.
被引量:3
3
唐衡璇,冯凤举,陈建国,郭松,唐琳.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生态审美文化的新建构——艺术乡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系列论文之六[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6):121-125.
4
胡铂.
乡村旅游的审美文化探析[J]
.美与时代(城市),2023(12):101-103.
被引量:1
5
肖昕,张铭.
艺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J]
.甘肃农业,2024(5):46-56.
6
杨璠,陈佳妮.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素养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杭州周边农村地区的调查分析[J]
.山西农经,2025(10):87-89.
被引量:1
7
吴龙,张琳.
公共艺术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介入路径研究——以湖州市东林镇万亩良田公共艺术设计与建设为例[J]
.浙江工艺美术,2025(10):77-81.
1
吴晓春.
对庆元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1):18-21.
2
王俞春.
古琼州四大文化村[J]
.海南档案,2002(2):37-40.
3
王丙珍.
当代中国生态审美文化建构的基础与维度[J]
.前沿,2013(2):110-111.
被引量:1
4
马纯红.
生态伦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关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48-51.
被引量:5
5
王丙珍.
鄂温克族当代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蕴——维佳诗歌《我记得》和《无题》的文化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1):116-119.
6
王丙珍.
全球化视域下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的建构——以鄂伦春族文学为个案[J]
.前沿,2013(7):149-152.
被引量:3
7
班程农.
狠抓生态文明村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J]
.理论与当代,2005(7):13-15.
被引量:2
8
王东岭.
提升农民素质 建设美好家园——关于原阳县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清洁家园行动”的调查[J]
.决策探索,2008(22):51-51.
9
段剑秋.
黄河三角洲服饰生态审美[J]
.滨州学院学报,2005,21(4):17-19.
被引量:5
10
赵学诒.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体系的中和取向[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11):167-168.
被引量:2
长白学刊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