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构建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新兴的发展理念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改革进程。本文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生态水循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专项规划。
作者
刘亚平
机构地区
杭州市委党校
出处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6期278-279,共2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tune Magazine
关键词
低碳
城市
规划
分类号
TU984.25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G8 Leaden Declaration:Responsible Leadership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www.g8italia2009.it,2009.7.8.
2
胡淙洋.
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52(1):11-18.
被引量:9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HongboChen,HuaiguoHu,JiahuaPa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Challenges for China as a Rapidly Industrializing Developing Country[J]
.China & World Economy,2005,13(2):64-77.
被引量:8
2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1
3
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刘文俊.
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34-40.
被引量:38
共引文献
98
1
雷仲敏,曾燕红.
中国低碳经济系统建设及其战略转换的若干问题[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33-38.
被引量:6
2
王士伟.
低碳经济条件下构建企业业绩评价新体系的设想[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6):17-20.
被引量:4
3
杨龙,李亮.
消费观念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J]
.经济视野,2014(1).
4
赵玉娟.
低碳经济的融资特点分析[J]
.经济视角(下),2010(2):42-44.
被引量:9
5
廖爱文.
中国——东盟低碳经济发展比较与前景展望[J]
.东南亚之窗,2010(2):13-18.
被引量:1
6
柴方营,杨文月.
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机遇[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68-171.
被引量:31
7
林宏,岳凌云.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及对浙江的建议[J]
.城市,2009(9):30-32.
被引量:10
8
李胜,陈晓春.
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41-44.
被引量:100
9
郭印,王敏洁.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76-179.
被引量:94
10
彭祺,郑金秀,胡春华,刘慕凡.
湖北省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F11):114-1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宋洪德,赵天石.
关于推进大庆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报告[J]
.大庆社会科学,2007(1):10-18.
被引量:8
2
施旭栋,孔令龙.从“车性”的城市回归“人性”的城市--基于国情的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构想[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
3
陈松.芬兰建造城市生态住宅区.陕西建筑,2001,19(1):22-22.
4
杨宝祥.绿色殡葬:殡葬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
5
袁少军,孙增峰.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思考[J],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8(6):7-11.
6
曹文祥,马民羽,赵树魁等.大庆市农业资源与区划[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8.
7
金乐琴,刘瑞.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
.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被引量:452
8
苏廷良,孙伯良.
浅谈生态城市的构建[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0(4):81-82.
被引量:4
9
顾朝林,谭纵波,刘宛,于涛方,韩青,刘合林,戴亦欣,刘志林,郑思齐.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
.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被引量:264
10
张红卫,夏海山,魏民.
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绿色城市”建设[J]
.中国园林,2009,25(9):28-30.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4
1
刘晓星.
生态城市的低碳交通模式探讨[J]
.绿色科技,2011,13(8):1-3.
被引量:4
2
吴斌,杨倩.
浅谈城市的绿色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
.广东化工,2013,40(11):143-144.
3
孙菲,纪锋,王怡,罗杰.
大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26):14-15.
被引量:1
4
丁黄达,杨倩.
浅谈秸秆焚烧现状与对策分析[J]
.广东化工,2016,43(24):112-11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关海波.
城市低碳交通模式构建与发展路径选择[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2-5.
被引量:5
2
应晓红,林杨.
宁波发展低碳交通的策略研究[J]
.企业经济,2013,32(11):143-146.
被引量:1
3
文莹,唐碧秋.
森林公园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J]
.西部交通科技,2014(3):77-81.
被引量:2
4
马庆柱,王志新,叶蕊.
大庆市雾霾防治问题研究[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16(5):74-76.
被引量:1
5
汤振兴,闫芳,李涛.
郑州市中原西路绿廊慢行系统设计策略研究[J]
.绿色科技,2016,18(9):144-147.
1
王明亮,陈德超.
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10,37(12):62-63.
被引量:4
2
崔兆辉.
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
.四川水泥,2015(2):71-71.
被引量:23
3
高俊杰.
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
.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53-153.
被引量:7
4
于新.
试析新时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构建[J]
.门窗,2016(11):53-53.
被引量:7
5
褚珏.
工程建设中空调安装运行的策略构建[J]
.科技信息,2007(10):70-70.
6
皖台开展绿色建筑交流合作[J]
.建设科技,2011(18):9-9.
7
陈果.
住宅产业化用于生态城市发展的展望[J]
.四川建材,2015,41(4):54-55.
8
周德章.
优化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城市发展[J]
.中国科技博览,2010(35):51-51.
9
周家高.
世界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发展[J]
.城市开发,1996(2):41-43.
被引量:5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