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在无法从加害人处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赔偿时,将导致其本人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由国家对被害人给予物质帮助,进行救助,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与国际先进法律制度接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一些省市在该制度实践方面的有益探索,从被害人国家救助的原则、对象、资金来源和救助程序等方面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作者
叶晓欣
机构地区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公安研究》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Policing Studies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建立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9
1
杨复宽.
侦查阶段引入刑事和解与调解机制探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4):57-63.
被引量:9
2
方明,李戬.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分析及制度构建——以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检察环节为视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10(3):13-18.
被引量:3
3
刘晓梅.
韩国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23(3):98-101.
被引量:3
4
王瑞君,梁厚金.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理论基础辨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20(3):21-25.
被引量:2
5
冯卫国,刘莉花.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构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20(1):40-44.
被引量:3
6
郭云忠.
构建和谐社会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综述[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6):134-141.
被引量:3
7
刘行.
试论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行政法学研究,2007(3):82-89.
被引量:7
8
孙谦.
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
.法学研究,2007,29(2):53-62.
被引量:70
9
王道春.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21(5):45-5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董士昙.
我国刑事损害补偿制度的价值追问[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1):96-98.
被引量:3
2
龚子秋.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理论基础论争[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1):82-84.
被引量:7
3
王永兵,李鹏.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建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45-47.
被引量:3
4
周建华.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48-54.
被引量:23
5
邓晓霞.
试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之价值[J]
.法商研究,2002,19(4):130-134.
被引量:24
6
孙洪坤.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6):63-71.
被引量:8
7
田思源.
构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框架的基本设想——关于制定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法》的提案[J]
.法学杂志,2001,22(6):70-71.
被引量:35
8
赵国玲.
被害人补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3):104-110.
被引量:37
9
周欣,袁荣林.
美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概览[J]
.中国司法,2005(2):96-98.
被引量:21
10
尹晓莉,付璇.
日韩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80-8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94
1
马颖,段文明.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08,6(9):233-234.
2
季丽春.
和谐社会理念下刑事诉讼法改革浅思[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10-112.
被引量:1
3
刘付联.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68-69.
4
申湛,张旭梅.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的制度探索——构建从侦查到审判的快速办理制度通道[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S1):196-201.
被引量:1
5
闫永黎.
论国家刑事补偿制度的构建——兼论我国司法救助之不足[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3(5):12-17.
6
韩娜.
和谐社会视野下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初探[J]
.传承,2008(12):124-126.
7
姚立明.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36).
8
彭军.
我国急需建立针对涉法案件受害人及遇难者家属的国家救助制度[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9(6):48-53.
被引量:1
9
王牧,赵宝成.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研究的新发展--2007年中国犯罪学研究的三大热点[J]
.中国法学,2008(2):181-191.
被引量:1
10
周军,叶琦.
利用他人账号买卖认沽权证导致财产损失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J]
.人民司法,2008(8):51-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0
1
韩芳丽,刘振会.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考量[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4):58-61.
被引量:3
2
王晓敏.
论国家的本质及其社会性[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5):19-26.
被引量:1
3
孙谦.
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J]
.法学研究,2007,29(2):53-62.
被引量:70
4
姚显森,孙桂华.
我国设立刑事被害补偿制度的必要性探析——由邱兴华案所想到的[J]
.法制与经济,2007,16(04X):64-65.
被引量:1
5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2.
6
高铭喧,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陈元武,李宁.
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障碍分析[J]
.海峡科学,2007(9):5-7.
被引量:8
8
莫洪宪.刑事被害救济理论与实务[M]{H}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9
麻国安.被害人援助论[M]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0
莫洪宪.刑事被害救济理论与实务[M]{H}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6
1
曹正山,余浩波,卢柏松.
如何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J]
.法制与经济,2010,19(20):19-20.
2
陈丹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5):47-48.
3
吴波.
试论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0):32-33.
4
吕磊.
域外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比较法研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3(7):119-119.
5
袁曙光,杨帆.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国家救助的学理基础及制度规范[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6):67-71.
6
王少仿,涂丽云,刘萍.
依法治国背景下司法鉴定救助制度之构建[J]
.中国司法鉴定,2020(4):9-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殷守革,魏玉婷.
我国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制度的规范构建——以29个地方制定的司法鉴定法律援助规定为研究对象[J]
.中国司法鉴定,2021(2):7-17.
被引量:3
2
宿博佳.
刑事专家辅助人援助制度的构建[J]
.证据科学,2022,30(5):587-599.
被引量:2
3
贺越.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出庭困境及其优化路径[J]
.争议解决,2023,9(6):2647-2657.
1
胡慧慧.
浅析检察机关在开展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5):109-110.
2
管仁亮.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2-54.
被引量:1
3
韩芳丽,刘振会.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考量[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4):58-61.
被引量:3
4
杨洋.
试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确立[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20-21.
5
张凯.
试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价值[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6):65-67.
6
蔡科臣.
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1):297-297.
7
陈元武,李宁.
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障碍分析[J]
.海峡科学,2007(9):5-7.
被引量:8
8
陈丹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5):47-48.
9
“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有望建立[J]
.农家女,2007(3):47-47.
10
中国法制焦点[J]
.法庭内外,2007(3).
公安研究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