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不同用途小麦品质特性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小麦与加拿大小麦的品质特性,探讨了中国小麦的适宜用途,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面包、面条、馒头、饼干和蛋糕小麦专用粉的品质要求。
作者
张振民
邱明发
机构地区
厦门商检局农食所
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
出处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6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面粉品质
加工品质
品质特性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1
陈送兵.
面粉对饼干质量的影响[J]
.食品科技,1997,22(3):16-17.
被引量:2
2
李庆龙,柯惠玲.
我国专用小麦粉品质标准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1996(1):16-19.
被引量:4
3
于立河,杜伟玲,纪志伟,韩振兴,赵文俊.
北方春小麦生产专用粉的品质分析与评价[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6,8(3):99-105.
被引量:1
4
王晓燕,李宗智,张彩英,于光华,王乐凯,万富世,王光瑞.
全国小麦品种品质检测报告[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18(1):1-9.
被引量:45
5
陈绍军,吴兆苏.
论馒头小麦品种的品质要求[J]
.种子,1990,9(4):32-33.
被引量:25
6
李宗智,孙馥亭,张彩英,金亚辰.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6):35-41.
被引量:109
7
万富世,王光瑞,李宗智.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14-21.
被引量:100
8
郑心发.面条食品对面粉特性的要求[J]粮油食品科技,1988(02).
9
王光瑞.浅谈烘烤面包对小麦品质的要求[J]作物杂志,1985(0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万富世,王光瑞,李宗智.
我国小麦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目标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14-21.
被引量:100
2
王光瑞,农作物杂志,1985年,2期,4页
3
庄巧生,小麦育种的理论与实践,1982年
4
丁寿康,钱曼懋,孙开定,金天秀,宋春华.我国小麦品种的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的遗传与育种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85(03).
5
李宗智,孙馥亭,张彩英,金亚辰.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6):35-41.
被引量:109
6
李宗智.
冬小麦若干品质性状遗传及相关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0,16(1):8-18.
被引量:83
共引文献
233
1
李晓航,盛坤.
2011—2015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品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134-140.
被引量:7
2
赵永厚.
冬小麦不同组合F_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4):12-16.
被引量:4
3
杨贵芬.
浅析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S1):77-78.
被引量:2
4
安成立,戴开军,董彦卿,冯安荣.
小麦优质品种产量品质分析与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z1):119-122.
被引量:5
5
楚炎沛.
品种麦制作馒头的质量情况分析[J]
.面粉通讯,2004(4):37-40.
被引量:1
6
胡卫国,赵虹,王西成,邱军,曹廷杰,曹颖妮.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36-943.
被引量:41
7
王立秋,卢少源,李宗智.
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4):4-9.
8
刘晓娜,王列富,郑传德.
小麦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最优数学模型[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4):1-6.
9
要燕杰,高翔,李晓燕,吴丹,陈其皎,董剑,赵万春,陈良国,石引刚,李学军.
小麦品质指标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147-154.
被引量:14
10
张晓晶.
知识产权:想说爱你不容易[J]
.科技信息(山东),2004(6):7-9.
同被引文献
106
1
张玉荣,寇含笑,陈红.
小麦萌动和发芽对其营养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9,44(12):157-163.
被引量:9
2
齐兵建.
小麦粉品质与北方优质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4,19(3):21-25.
被引量:36
3
杨金,张艳,何中虎,阎俊,王德森,刘建军,王美芳.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分析[J]
.作物学报,2004,30(8):739-744.
被引量:103
4
耿韶磊.
全球玉米生产消费均呈增长之势[J]
.中国牧业通讯,2004(23):23-23.
被引量:1
5
柯炳生.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思路[J]
.中国农垦,2005(1):15-18.
被引量:5
6
张华文,田纪春,刘艳玲.
小麦面团粘度与面粉主要品质指标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69-71.
被引量:11
7
吴跃进,李吕木.
应大力发展饲用型水稻[J]
.安徽农业,2001(5):6-6.
被引量:1
8
薛宇峰.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特征和成因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05,22(2):105-109.
被引量:4
9
张宇庆,黄荣华,庄宗英,高春保.
郑麦9023的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3):31-32.
被引量:5
10
赵和,卢少源,李宗智.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及其与品质和其它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1):67-75.
被引量:153
引证文献
10
1
张华文,田纪春,刘艳玲.
小麦面团粘度与面粉主要品质指标相关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69-71.
被引量:11
2
王瑞,汪建来,赵斌,赵竹,赵莉,姚大年.
皖麦44品质特性及配粉效应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47-748.
被引量:1
3
焦艳平,陈阜,唐衡,李奇峰,张海林.
我国主要农作区粮食产量贡献率分析[J]
.作物杂志,2006(1):17-20.
被引量:18
4
张鹏,王凤成,郑学玲.
小麦面团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3):62-63.
被引量:4
5
方志军,金桂芳,倪大鹏,武元和,李元征.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面包主要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5):30-33.
6
桑伟,穆培源,庄丽,徐红军,韩新年,王亮,于芳祥,聂迎彬.
新疆市售面粉品质性状及其面条、馒头加工品质特性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91-96.
被引量:2
7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钱存鸣,周朝飞.
充分利用江苏淮南地区生态条件 大力推广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1):15-17.
被引量:8
8
王凯,张印,王子轩.
速冻水饺开裂分析与应对[J]
.农产品加工,2020(9):57-59.
9
杜衡,张志新,李立,李金敏,张宇凡,史良胜,钟华.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收获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J]
.节水灌溉,2022(12):64-73.
被引量:2
10
左秋艳,张少卿,王欣,马卓艺,李雅楠,张涵欣,张绍蕊,马学婧.
小麦淀粉酶的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与活性分析[J]
.饲料研究,2024,47(18):95-100.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葛道阔,金之庆,高亮之.
WCSODS在江苏省优质饼干小麦栽培上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4):21-23.
被引量:6
2
张军,张洪程,许轲,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2):31-34.
被引量:14
3
李群,陈德辉,梁永红,陈长铭,张玉华,葛胜.
植物生长剂EMT对弱筋小麦的调控效应研究 Ⅱ.对弱筋小麦品质影响及品质和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5,25(6):10-11.
被引量:4
4
张鹏,王凤成,郑学玲.
小麦面团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3):62-63.
被引量:4
5
骆园,方在云,徐文华.
六安市发展弱筋小麦的气候优势[J]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2):111-114.
6
蔡承智,李啸浪,梁颖.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区主要作物单产潜力分析[J]
.中国种业,2007(8):34-36.
被引量:5
7
孙彩玲,田纪春,邓志英,翟红梅.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面粉混配对面团及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1-6.
被引量:9
8
梁建兰,尚勋武,付志新,杜连起.
甘春20号配麦面粉和面片色泽及其褐变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36-441.
被引量:4
9
朱一峰,吴根法,高晓东,施月欢.
小麦新品种“罗麦8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08,24(3):116-119.
被引量:4
10
陆启玉,尉新颖,王留留.
薯类淀粉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J]
.粮油加工,2009(3):79-81.
被引量:3
1
孙振纲,陈耕.
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现状及改良意见[J]
.中国棉花,2012,39(7):5-6.
被引量:3
2
C.K.Stevenson,孙毅.
从肥料角度看加拿大小麦获得最高产量的可能性[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2):41-41.
3
2008年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将会大幅增长[J]
.中国粮食经济,2008(5):42-42.
4
张动敏,宋炜,王宝强.
河北省夏玉米杂优模式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2):67-69.
被引量:6
5
王伟平,李彩华.
引进15份加拿大小麦鉴定试验[J]
.现代化农业,2002(1):14-15.
6
陈新华.
1984/85年度世界小麦产量可望突破5亿吨[J]
.世界农业,1985(4):61-61.
7
马建军,张淑霞,张雪原,张文涛.
玉米“旅系”群的应用与改良研究[J]
.种子科技,2002,20(6):341-342.
8
李国栋.
庆阳地区冬小麦生产回顾与品种改良意见[J]
.甘肃农业科技,1998(9):5-7.
9
钱伟.
加拿大小麦出口量提高[J]
.农产品市场,2005(30):33-33.
10
谢俊良,陈秀敏.
加拿大小麦育种概况[J]
.小麦研究,1997,18(2):6-10.
麦类作物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