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杂化轨道理论教学策略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切入点,以突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突破点,构建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杂化轨道理论的教学策略:利用价键理论的"不足",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组凸现杂化轨道理论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将科学本质教育有机融入杂化轨道理论教学全过程。
作者
刘冰
张丕俭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关键词
杂化轨道理论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本质
科学素养
价键理论
科学方法
分类号
O641.122 [理学—物理化学]
O1-4 [理学—基础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车成全.
论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J]
.教育探索,1999(6):46-46.
被引量:16
2
毕华林,刘冰.
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化学教科书设计——以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学习为例[J]
.化学教育,2007,28(5):11-15.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袁维新.
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7):68-73.
被引量:66
2
袁维新.
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被引量:33
3
张家治.化学史教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9
4
巴伯著.顾听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6..
5
郑长龙,于志民.
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理科课程(一)[J]
.化学教育,2000,15(10):9-1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3
1
苏平萍,谢朝霞.
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三大难点[J]
.教育探索,2005(11):11-12.
被引量:14
2
魏壮伟.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2008(3):37-38.
被引量:8
3
魏壮伟.
基于化学史内容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8):58-60.
被引量:4
4
张建英.
论高校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J]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5):108-110.
被引量:3
5
魏壮伟.
基于科学本质的“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J]
.科学教育,2009,15(6):54-55.
6
杨玉琴,王祖浩.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中科学本质内容水平的比较及启示[J]
.化学教育,2010,31(12):11-15.
被引量:15
7
刘冰,陈厚,倪文莉.
以科学本质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新思路[J]
.高等理科教育,2011(3):74-78.
被引量:30
8
骆峰云.
谈在"自主、互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2(3):152-153.
9
汪定用.
初中化学教学回归学科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化学教与学,2013(1):2-4.
被引量:7
10
张沛坚.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2013(27):129-1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被引量:483
2
谢秉智.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大学教学,2006(2):21-23.
被引量:102
3
秦川,荣国斌.
有机化学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J]
.化工高等教育,2006,23(2):84-85.
被引量:27
4
罗正祥.
对推进研究性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44-45.
被引量:78
5
杨进.
浅谈海水淡化技术与应用[J]
.天津科技,2007,34(2):79-81.
被引量:2
6
庞士智.
无机化学课启发式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7(1):95-96.
被引量:3
7
陆家政,陈菲,蒋京,等.药学院无机化学课中的案例教学[J].2011,26(6):16-18.
8
谢吉麟.
研讨“杂化轨道理论”的教学疑难[J]
.化学教学,2010(7):8-12.
被引量:4
9
叶青,陈永宝.
计算机多媒体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化学,1999,14(3):39-41.
被引量:28
10
杜西刚,王春伟.
提高基础化学课程学习趣味性的探讨[J]
.广州化工,2011,39(24):162-16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杨玉玲,杨昱,徐雅琴.
无机化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改革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0):188-189.
被引量:1
2
潘炳力.
针对一年级新生大学化学教学改革[J]
.广州化工,2014,42(16):210-211.
被引量:3
3
刘大鹏.
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化学教育,2015,36(24):28-31.
被引量:3
4
赵苹苹,蔡苹,胡锴,罗威,程功臻.
图解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J]
.大学化学,2020,35(8):93-97.
被引量:2
5
王裕平,余维维.
基于化学模型教学策略——杂化轨道理论教学研究[J]
.广州化工,2024,52(22):176-17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田东亮,张孝芳.
大学化学研究型教学探讨[J]
.广州化工,2016,44(6):141-142.
被引量:1
2
潘炳力.
电光分析天平教学探索[J]
.电子制作,2016,24(4):60-60.
3
康子曦,范黎黎,董斌,刘大鹏,王荣明,孙道峰.
膜分离科学与技术的研讨式教学[J]
.化学教育,2017,38(6):9-13.
被引量:5
4
夏姣云,龚福春,谭亚非,戴春霞,龙姝.
非化学化工专业卓越班《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州化工,2019,47(16):149-151.
被引量:2
5
雷青娟,张正国,李延斌.
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探索[J]
.广州化工,2020,48(11):168-169.
被引量:1
6
高源,刘新泳,展鹏.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知识点分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大学化学,2022,37(11):64-70.
被引量:4
7
慈成刚,陈晓丽,臧杰超,许铭.
GaussView软件在高中化学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2023(6):157-161.
8
罗国勇,郎天琼,封云倩,梁珊珊.
HP-20型大孔树脂精制头花蓼总多酚的实验教学设计[J]
.广州化工,2023,51(9):222-224.
9
谢敏.
小组合作模式下高中有机化学教学探索——以鲁教版《必修2》“乙酸”教学实践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3X):23-26.
1
傅跃民.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对称性[J]
.九江师专学报,1999,18(5):44-46.
2
赵德先.
培养兴趣 提高能力[J]
.成人教育,2004,24(7):77-77.
被引量:1
3
刘冰,李萌萌,王潇敏.
基于科学本质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2014,35(1):11-14.
被引量:9
4
张根仙.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一氧化碳”探究式教学尝试[J]
.中学化学,2002(7):6-8.
被引量:1
5
夏波,程萍,保志明.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为例[J]
.化学教育,2016,37(19):13-16.
被引量:2
6
许云.
杂化轨道理论的数学浅释[J]
.昭通学院学报,2013,35(5):62-67.
7
杨国平.
物理教学应加强科学本质教育[J]
.技术物理教学,2007,15(4):17-18.
8
李雪林.
物理教学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J]
.物理教师,2016,37(12):9-11.
被引量:7
9
李玲.
杂化轨道理论以及按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分子结构的方法[J]
.中学化学,2015,0(12):25-26.
10
李德宝,马玉刚,齐会杰,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J]
.化学进展,2004,16(4):584-592.
被引量:51
大学化学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