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性别不公平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现性别公平是我国中小学教材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对造成教材性别不公平的原因——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原因、教材原因进行分析,从政策层面上、教材编写和审定层面、教材的选用层面、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消除中小学教材中性别不公平现象的建议。
作者
田波琼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20-21,共2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中小学教材
性别不公平
原因
措施
分类号
G6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田波琼(1981-),女,重庆酉阳人,助教,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邓爱秀.
影响教育性别公平实现的原因分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9-61.
被引量:6
2
黄达成.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性别差异与指导策略[J]
.教育探索,2003(8):18-20.
被引量:2
3
陈雨亭.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03(3):40-42.
被引量:18
4
张建奇.
我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1997(4):71-7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Susan Davis Herring. Us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 a Citation Analysis.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02 (4): 334-340.
2
张建奇.
我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1997(4):71-78.
被引量:7
3
易凌峰.
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J]
.上海教育科研,2000(1):23-25.
被引量:36
4
章云珠.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位及价值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02,31(5):38-40.
被引量:9
5
张青雅.
论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5):38-40.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8
1
黄蓉.
建国以来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研究[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9,25(3):4-9.
2
陈月茹,陈英敏.
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92-95.
被引量:8
3
缪周芬.
论女性成长与性别教育[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101-104.
被引量:3
4
李菲,李保强.
高校女大学生“中性化”问题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2):105-107.
被引量:4
5
邓爱秀.
影响教育性别公平实现的原因分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9(4):59-61.
被引量:6
6
梁发祥.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的“去农化”倾向及矫正[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2):107-109.
被引量:3
7
任闪闪.
教科书内容的时代偏向分析——小学语文教科书篇目“舍”与“取”的背后[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9(9):23-25.
被引量:2
8
于康平.
教育过程公平的性别维度[J]
.当代教育科学,2010(7):3-5.
被引量:1
9
于康平.
教育过程公平的性别维度[J]
.教育学术月刊,2010(8):14-16.
被引量:5
10
陈玲玲.
高校女教师参与状况的解释与分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1):70-72.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晓丹.
印度妇女与教育[J]
.南亚研究,1994(4):67-72.
被引量:1
2
曾天山.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4):34-39.
被引量:69
3
刘博宇,陈利.
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60-62.
被引量:33
4
史静寰.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J]
.妇女研究论丛,2002(2):32-36.
被引量:52
5
史静寰.
教材中的性别问题研究——“对幼儿园、中、小学及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项目的设计与运作[J]
.妇女研究论丛,2001(1):32-35.
被引量:21
6
陈月茹,陈英敏.
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92-95.
被引量:8
7
杨萍,韩少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关注[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7):32-33.
被引量:1
8
乔晖.
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26-28.
被引量:14
9
付绪红.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审察述论[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3):119-121.
被引量:6
10
孙杰明.
小学教科书中的性别倾向与性别教育——以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J]
.世界教育信息,2011,24(1):52-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郑红雪,王玉琴,史慧琴.
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性别偏差的原因和对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2):68-70.
被引量:1
2
张静.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4):31-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胡娅杰.
对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性别平等问题的审视及处理策略——以现行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J]
.中学生英语,2020(36):97-98.
2
乐明,陈虹,张翼.
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单数通性代词的选择:一项混合研究[J]
.外国语,2023,46(4):43-55.
1
方铭琳.
中国基础教育性别公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4(3):7-9.
被引量:3
2
刘新伟.
探讨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现状、原因与解决措施[J]
.学周刊(中旬),2015(9):51-51.
被引量:2
3
段宝霞.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性别不公平的原因和对策[J]
.教育与经济,2004,20(4):26-28.
被引量:1
4
刘丽平,任凯强.
肯尼亚高等教育发展及面临的困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4):136-139.
5
李玲.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6,0(12):94-95.
6
梁远伦,覃晓蔚.
女性主义教材观对中学教材编制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
被引量:1
7
邓爱秀.
高等教育性别不公平分析[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8(4):72-74.
被引量:6
8
王玉春.
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写作训练法[J]
.学周刊(中旬),2015(12):116-116.
被引量:4
9
陈红恒.
高考政治原因类试题解题方法[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0(2):85-87.
10
傅聪.
给父母[J]
.新读写,2009(7):44-4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