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呼兰河传》展示的民间世界及裂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萧红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以她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独树一帜。她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中所展现出的民间原生态世界和在此空间中呈现出的种种裂口,精妙的完成了对国民性深层次的批判与反思,彰显她独有的价值。
作者 胡蝶 刘玉平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9-50,共2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页.
  • 2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页.
  • 3胡风.《(生死场)后记》,《胡风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4萧红.《生死场》,《萧红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 5萧红.《弃儿》,《萧红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 6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 7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81页.
  • 8《萧红文集长篇小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9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萧红文集散文诗歌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 10梅林.《忆萧红》,《怀念肖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共引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