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朱人求在《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撰文指出,明代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述朱”到“诤朱”的痛苦历程,学风的转变始自陈献章的江门心学,至王阳明而后形成蔚为大观的时代思潮。然而这一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其内在的思想脉络是什么?学术界大都模糊地认为白沙倡导“自得之学”,主张“静中养出端倪”,将明代学术导入精微,开创“江门心学”。白沙提出的“六经糟粕”论,作为明代心学的中心话题之一,内在地预设了对经书、对理学的革命和创新。
出处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明代
糟粕
六经
儒学
《哲学研究》
时代思潮
学术界
心学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朱人求.
“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J]
.文史知识,2009(8):130-130.
2
胡安.
破心中之贼──再谈周恩来的一幅题词[J]
.佛教文化,1998(2):6-6.
3
左东岭.
内在超越与江门心学的价值取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1):78-84.
被引量:3
4
姚才刚.
许孚远哲学思想初探[J]
.中国哲学史,2008(1):94-99.
被引量:5
5
朱人求.
“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以陈白沙为中心[J]
.哲学研究,2009(6):59-68.
被引量:12
6
朱汉民.
湛若水的伦理思想[J]
.船山学刊,1996(1):75-83.
被引量:4
7
胡发贵.
试论孔子君子人格的要义[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43-48.
被引量:4
8
姚才刚.
甘泉后学唐枢“讨真心”说探析[J]
.哲学动态,2016(1):52-57.
被引量:7
9
刘祥学.
论明代儒学中的民族观及其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1):125-129.
被引量:2
10
沉痛悼念刘奔同志[J]
.哲学研究,2007(2).
新华文摘
2009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