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六经糟粕”论与明代儒学的转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朱人求在《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撰文指出,明代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述朱”到“诤朱”的痛苦历程,学风的转变始自陈献章的江门心学,至王阳明而后形成蔚为大观的时代思潮。然而这一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其内在的思想脉络是什么?学术界大都模糊地认为白沙倡导“自得之学”,主张“静中养出端倪”,将明代学术导入精微,开创“江门心学”。白沙提出的“六经糟粕”论,作为明代心学的中心话题之一,内在地预设了对经书、对理学的革命和创新。
出处 《新华文摘》 2009年第19期162-162,共1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