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述朱”到“诤朱”的痛苦历程,学风的转变始自陈献章的江门心学,至王阳明而后形成蔚为大观的时代思潮。然而这一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其内在的思想脉络是什么?学术界大都模糊地认为白沙倡导“自得之学”,主张“静中养出端倪”.将明代学术导入精微,开创“江门心学”。白沙提出的“六经糟粕”论,作为明代心学的中心话题之一,内在地预设了对经书、对理学的革命和创新。“六经糟粕”论一反明初功利、守旧的学风,坦言“文辞秕糠”、“六经糟粕”,打破圣人、六经的权威和迷信,对程朱理学展开猛烈批判,提出“左右六经”、“六经在心中”、“六经虚无”等心学命题,有力地促进了明代学术由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明代学术的新风尚。
出处
《文史知识》
2009年第8期130-130,共1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