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脏生克框架的合理内涵及其验证方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脏生克框架的合理内涵及其验证方法张启明田欣(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关键词五脏生克框架合理内涵验证方法理论是中医藏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认识。1五脏生克框架的合理内涵尽管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解剖学就已具雏型,但受中国...
作者
张启明
田欣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9期3-4,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五脏生克框架
合理内涵
验证方法
中医藏象学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张启明,韩京清.
健康成人五脏精气变化规律的数学模拟[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8(7):130-135.
被引量:22
2
张家诚,林之光.中国气候[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金观源,现代时间医学,1993年
2
埃尔克里莱斯 R S,人类疾病生物化学,1988年
3
Li Fuli,Phys Scr,1987年,36卷,966页
4
夏廉博,人类生物气象学,1986年
5
亥克尔 W,食品化学与营养学,1985年
共引文献
21
1
张启明,王永炎.
中医五脏供能物质和能流变化的动力学特征[J]
.自然杂志,2010,32(1):26-32.
被引量:7
2
陈丽云.
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94-1396.
被引量:3
3
王永炎,张启明.
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37-439.
被引量:22
4
王耘,颜素容,乔延江.
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藏象思维模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52-155.
被引量:8
5
张启明,韩京清.
肺病辨证客观化的理论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7):291-293.
被引量:6
6
张蕾,严广乐.
近年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定量模型研究[J]
.中医学报,2010,25(3):445-447.
被引量:8
7
李晓伟,王益民,刘霞,张砚.
近年中医五行学说的数学定量研究概述[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16(4):411-414.
被引量:3
8
田欣,张启明.
五脏生克关系结构[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1):6-7.
被引量:2
9
张亮,陈超逸,马会霞,江春花,包巨太.
阴阳学说的量化模型研究[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184-186.
10
张启明,田欣.
中医理论研究札记心悟四则[J]
.中医药学刊,2001,19(6):637-637.
同被引文献
33
1
刘联群.
论三焦属水及其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1):2-4.
被引量:6
2
封银曼,尚炽昌.
试论三焦的微循环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3):102-103.
被引量:10
3
刘燕池,蒋云娜,张沁园.
益智防呆汤防治口服三氯化铝所致痴呆小鼠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4):15-20.
被引量:4
4
张永忠.
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8-12.
被引量:36
5
陶必贤,陶必修.
阴阳学说与广义的互补原理[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17(1):9-10.
被引量:1
6
郭洪涛.
从象数学看中医五行生克图的排列[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17(1):17-18.
被引量:6
7
庄建西.
五行学说与客观控制[J]
.河南中医,1995,15(4):202-203.
被引量:4
8
杨俭华,林书煌,张志广,张光年,王光毓.
五行网络的结构特性及其计算机模拟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2):83-88.
被引量:1
9
尹国兴.
阴阳学说与狭义相对论之比较[J]
.中国人体科学,1996,6(3):133-138.
被引量:1
10
王强,辛国芳.
阴阳的本质是信息态的存在[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5):19-2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王志国,刘燕池.
近10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概况[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7):429-4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庆溪.
中医五行病机浅论[J]
.光明中医,2006,21(4):10-12.
被引量:3
1
杨艳模,缪建荣,林海.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7种黄酮类成分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8):82-85.
被引量:8
2
单厚昌,楚更五.
儒学气论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5,14(5):259-262.
被引量:2
3
王琦.
论中医藏象学的确立与地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4):5-7.
被引量:2
4
卞镝.
中医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3):503-504.
5
单厚昌,高中祖.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受哲学气论影响而形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982-983.
被引量:4
6
张志锋.
脑为命门初探[J]
.光明中医,2008,23(8):1063-1065.
被引量:11
7
杨莉,潘国洪,李雄波.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7-19.
被引量:1
8
张红英,刘宝君,董竞成,曹玉雪.
下丘脑为命门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7):1246-1247.
被引量:13
9
沈雁,王非.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析疑[J]
.中医药学刊,2003,21(5):755-755.
被引量:6
10
刘启华,张钰琴,彭玲玲,凌江红.
肾主闭藏、肝主疏泄关系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24-25.
被引量: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