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受哲学气论影响而形成
被引量:
4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was influenced by philosophy Qi-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学形成于古代社会 ,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接收了古代哲学气论的合理内涵 ,从而创建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本文论述了古代哲学思想 (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 )中的“气论”
作者
单厚昌
高中祖
机构地区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982-983,共2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关键词
古代哲学
气
阴阳
五行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2
1
黄泰康 陈超.中医气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7.
2
单厚昌 杨通.气论[A].高中祖.儒家思想对中医基础理论构建的重大影响[M].香港:国际统一出版社,2004.557-560.
共引文献
1
1
陈若菲,冯兴中.
《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之“得吐者,止后服”辨析[J]
.西部中医药,2014,27(3):58-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如辉,黄兆鋆.
"阳化气,阴成形"诠释及其理论意义[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7).
被引量:15
2
李正富.
对“阳化气,阴成形”含义的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10-10.
被引量:51
3
徐锦中.
《内经》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4-28.
被引量:2
4
李心机.
中医学气论诠释[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18-21.
被引量:21
5
张如明,卫晓恩.
骨肿瘤分类的演进——2002年WHO骨肿瘤分类介绍[J]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4):282-285.
被引量:24
6
于万贵,姜齐龙,刘玉环.
脾主运化新解[J]
.中医药信息,1996,13(6):5-5.
被引量:5
7
赵博.
气一元论与《内经》气化理论形成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07,28(1):70-73.
被引量:12
8
胡柏梅,王艳芳.
我国骨肿瘤的研究进展及护理[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07,21(1):202-203.
被引量:8
9
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1351.
10
周凤梧.黄帝内经素问语释[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64,877.
引证文献
4
1
马小丽.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的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15,21(20):111-112.
被引量:1
2
胡文斌,张华,宋敏.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骨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J]
.西部中医药,2015,28(8):51-53.
被引量:5
3
杜武勋,刘岩,丛紫东,王智先,张少强.
论中医学气一元论与气化论[J]
.中医杂志,2016,57(11):908-912.
被引量:28
4
韩诚,张俊龙,郭蕾,侯江淇.
浅论先秦时期道家文化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7,58(13):1081-108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孟春芹,王瑞平.
“阳化气,阴成形”与中医肿瘤关系探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174-1176.
被引量:25
2
张文成.
兼论“道”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5-116.
被引量:1
3
祁青,陈松.
浅议气一元论与针灸治则[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4):52-54.
被引量:3
4
钦敬茹,徐祖红,王中奇.
从阳虚痰凝论肿瘤骨转移的发生机制与治疗[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5):405-408.
被引量:5
5
徐静,申俊龙,魏鲁霞.
中医意会性知识认知障碍产生的根源[J]
.医学争鸣,2018,9(5):34-37.
被引量:1
6
李星,徐毓华.
西医药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及教学思考[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2):67-69.
7
支伟锋,朱惠中,朱爱国.
基于JCI管理下高警讯中药饮片管理模式的探讨[J]
.海峡药学,2019,31(4):287-289.
被引量:2
8
王泽,王秋虹,黄达,李晓文,孙丰卉,林兰.
从“虚”“郁”探析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J]
.中医杂志,2019,60(12):1021-1024.
被引量:30
9
张茜,杜武勋,李晓凤,刘津,石宇奇,王晓霏,宋爽,黄博,袁嘉璐,李卓威,张少强.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脏腑发病规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459-2461.
被引量:16
10
沈曼娜,李永浩.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炎-癌转化”学说[J]
.中医药导报,2019,25(24):13-14.
被引量:9
1
单厚昌,高中祖.
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5,14(2):81-82.
被引量:2
2
单厚昌,楚更五.
儒学气论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5,14(5):259-262.
被引量:2
3
张丽霞,高健生,侯乐.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对中医眼科的指导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18-818.
被引量:1
4
卞镝.
中医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6,24(3):503-504.
5
邱咏薇,杨怀瑾.
中医药的特色——整体观[J]
.河北中医,2004,26(12):945-946.
被引量:7
6
张启明,田欣.
五脏生克框架的合理内涵及其验证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9):3-4.
被引量:1
7
张政君.
中医眼科病名初探[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19(3):175-177.
被引量:1
8
丁树栋,管恩兰.
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4):39-40.
9
丁树栋,管恩兰.
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
.南方医学教育,2014(3):11-11.
10
丁树栋.
试论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50-52.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