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少年中性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青少年的中性化现象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青少年中性化现象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青少年对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质疑以及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对于青少年中性化现象,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加强教育和指导,及时将中性化转化为双性化。
作者 赵雷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1,共3页 China Youth Study
作者简介 赵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49-153. 被引量:102
  • 2杨杏.中国女性教育的心理阻碍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1):150-157. 被引量:9
  • 3林山.男孩子可不可以哭.启蒙,2000,(8).
  • 4苏彦捷.女性的特质与特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5http://women.sohu.com/20060314/n242231799.shtml
  • 6Hartup, W. W. Peer rclations.In:Mussen P H (ed.) 1983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C]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ley, New York, 1983.
  • 7钱焕琦.从女大学生不乐意做女性谈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及其矫正.妇女研究论丛,2000,(4).
  • 8(美)舍 曼(Sherman,J.A.),(美)登马克(Denmark,F.L.)著,高 佳,高 地.妇女心理学[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 9[美]海登,[美]罗森伯格 著,范志强,周晓虹.妇女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 10罗萍.论21世纪中国家庭变迁大趋势[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14(4):9-1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148

同被引文献4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