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与其道德观念影响源的关系
被引量:9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8-269,共2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20
-
1刘天娥.在真实道德冲突中提升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4):58-60. 被引量:2
-
2陈少华,郑雪.行为意图与行为结果的匹配关系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20(3):44-48. 被引量:10
-
3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3. 被引量:220
-
4个体品德发展与道德观念影响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04-110. 被引量:1
-
5林崇德.青少年价值取向发展趋势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2-7. 被引量:26
-
6张卫,徐涛,王穗苹.我国6-14岁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区分与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21-25. 被引量:13
-
7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26-32. 被引量:31
-
8李伯黍.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分支——德育心理学[J].心理科学通讯,1981,4(4):5-8. 被引量:7
-
9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3):17-22. 被引量:28
-
10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47-5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9
-
1林崇德.青少年价值取向发展趋势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2-7. 被引量:26
-
2倪伟.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动态,2001,9(1):52-56. 被引量:13
-
3寇彧.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1):55-60. 被引量:24
-
4温艳玲.中国道德价值观发展研究综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3):199-201. 被引量:10
-
5崔诣晨,杨振华.当代中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4(7):6-10. 被引量:2
-
6王云强,郭本禹.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心理学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9(1):63-72. 被引量:1
-
7王辉,郭本禹.中学生道德判断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10):54-57. 被引量:1
-
8陈松,陈会昌.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2,21(1):19-24. 被引量:2
-
9王健.中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1):58-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8
-
1吴胜涛,杨韶刚,袁杰,胡晓晴.何以为德?道德教育的心理基础与道德学习的路径探讨(代卷首语)[J].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2):1-20. 被引量:1
-
2李丹.小学儿童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4):20-24. 被引量:17
-
3陈雯.用情感生 以情育生[J].文教资料,2008(26):114-115.
-
4林竞力,夏凌.倾听心灵之声[J].吉林教育(教研),2012(1):6-6.
-
5史清敏,余继爱,罗威林,金盛华.深圳与北京中学生价值观特点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4):47-51. 被引量:4
-
6高湘萍,徐媛,李冰.品德语词的内隐记忆发展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2002,25(5):555-557. 被引量:8
-
7寇彧.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22(1):55-60. 被引量:24
-
8叶琳琳.职校生职业选择态度与职业选择能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0):62-65. 被引量:15
-
9温艳玲.中国道德价值观发展研究综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3):199-201. 被引量:10
-
10叶荣国,荣梅,赵婧,李霞.理想化与世俗化并存,继承性与流变性共生——安徽省未成年人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2):26-29. 被引量:4
-
1郭玉云.对学校德育的几点看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12-13. 被引量:2
-
2石秀印.品德心理学应该重视情绪和情感的研究——对国外有关研究的简单述评[J].教育研究,1984,5(5):35-40.
-
3何静.大众文化对中小学生道德判断的正面影响[J].未来英才,2016,0(4):220-220.
-
4张世富.我国民族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的发展[J].昆明学院学报,1993,24(2):39-45.
-
5张伟,于超.浅析情绪体验对学生道德自我的影响[J].中小学校长,2010(9):45-48.
-
6王立岩,于合乐.巧设道德两难问题 促进道德判断发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2):86-86.
-
7王云强,乔建中.浅析情绪体验对道德信念的影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45-47. 被引量:2
-
8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47-51. 被引量:10
-
9冉世国,吴洪光.学校礼文化建设的问题及策略[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6(1):60-61. 被引量:1
-
10赖纯胜.“两课”教学接受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2(5):50-5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