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剖宫产比例逐年增高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比例逐年增高的情况。方法:将221例剖宫产与60例经阴道正常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的指征被放宽;剖宫产术率高存在一定的社会和医原性因素。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执行剖宫产手术指征,避免剖宫产术的任意实施。
作者
朴英兰
机构地区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0期26-27,共2页
China Medical Herald
关键词
剖宫产
应用
母儿
影响
分类号
R719.8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王德明,王黎英.妇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7-128.
2
贺兴玲,冯彦娜.
三个时期剖宫产率和指征变化分析[J]
.中外医疗,2008,27(35):27-28.
被引量:2
3
李昌祝,冯学宇.
10年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顺位性变化的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09Z):61-62.
被引量:13
4
朴莲子.
社会因素与剖宫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46-46.
被引量:7
5
程远兰,袁红娟.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33-134.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孙何萍,陆琼,孟莉.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研究[J]
.中国病案,2005,6(1):45-46.
被引量:2
2
陈凤霞.
17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分析[J]
.临床医学,2005,25(1):86-88.
被引量:9
3
王晓东,王世阆.
关于剖宫产的分析与思考[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3-635.
被引量:193
4
郑平,黄醒华,王淑珍.
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145.
被引量:226
5
彭长姣,陈静.剖宫产相关问题探究[J].中国医药学刊,2007,9(9):46.
6
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8,133.
7
刘方.
10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J]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1998,9(4):180-181.
被引量:35
8
戴钟英.
羊水过少[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2):116-119.
被引量:10
9
杨瑜麟.
347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81-283.
被引量:117
10
邵克美,王香中,刘晓梅,张晓红.
9311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迁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8):856-85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刘艳.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外医疗,2008,27(21).
被引量:2
2
王月枝,崔晓霞,郝凤瑞.
剖宫产的社会因素调查[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116.
被引量:1
3
智慧丽.
高剖宫产率原因分析与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179-180.
被引量:1
4
闫晨明,李旌.
剖宫产原因的现状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15-116.
被引量:6
5
代先凤.
三种不同的腹壁切口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45-46.
被引量:1
6
徐华瑞,桑秀丽.
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245-246.
被引量:16
7
韩惠萍,张杰.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5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77-178.
被引量:3
8
高秀艳,常秀丽,李明勋,李慧玲,秦立波.
近14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其指征变化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52-154.
被引量:3
9
张巧媛,袁晓梅.
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9,20(6):373-374.
被引量:13
10
闫志巧.
晚期产后出血2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07-10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申恒春.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3):234-236.
被引量:179
2
陆宣平,陈友国,韩冰,沈宗姬.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260-262.
被引量:213
3
蒋励帅,万玉婷.
529例初产妇妊娠合并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分析[J]
.安徽医学,2015,36(11):1336-1338.
被引量:3
4
李柳君,韩丽英,杨丽萍,李小静.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0):1183-1185.
被引量:3
5
李茂军,吴青,阳倩,唐彬秩,陈昌辉.
Apgar评分的再评价——美国儿科学会和妇产科学会“Apgar评分”最新声明简介[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4):1063-1065.
被引量:78
6
罗丽莉,伊媛,杨艳贞,卢灿娣.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4):116-119.
被引量:42
7
梁琳,冯永玲,唐仕肖.
间苯三酚用量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4):76-78.
被引量:2
8
郭艳巍,刘新伟,袁晓明,单伟颖.
二胎政策后高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2019,25(10):1724-1729.
被引量:14
9
张多多,郎景和,朱兰.
剖宫产瘢痕缺陷诊治进展[J]
.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191-195.
被引量:17
10
涂荧花,黄水玉.
年龄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7):1114-111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胡月圆,肖海燕,陈恒,文红梅,刘伟武,徐秀英.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方式对母婴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可行性研究[J]
.吉林医学,2020,41(6):1385-1386.
被引量:8
2
于常艳.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妇儿健康导刊,2022,1(2):77-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于绪滨.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9):100-101.
2
黄嘉敏,张琼丽,李雁香.
剖宫产即时放置吉娜环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7):26-30.
3
赵丽,晋兴林,李敏.
自由体位在剖宫产术后再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1,43(22):3459-3461.
被引量:4
4
李珮.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结局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20):63-65.
5
贾菲菲,陈晓燕,唐玲.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研究[J]
.中国病案,2021,22(12):101-105.
被引量:13
6
胡海玲,梁亚芳,蔡昱,谢丹.
阴道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相关症状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8):4-6.
被引量:1
7
黄金兰.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研究[J]
.智慧健康,2022,8(15):48-51.
被引量:1
8
普翠萍,张鸿慧,马存丽,刀荟新,乔永琼,白顺珍.
完全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2次严重出血1例报告及对三孩时代边境山区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启示[J]
.妇儿健康导刊,2022,1(9):108-111.
9
戴丽萍,周佳丽,曾黎贞,杨杭.
改良式托取胎头法在头位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3,42(14):45-48.
被引量:1
10
郭菊芳,周玲华,李超林,杜雪莲.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5):2929-2933.
被引量:4
1
杨灿锋,陈道桢,王峻峰,朱云霞.
影响唐氏筛查准确性相关问题的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4):117-118.
被引量:15
2
张德兰.
疤痕子宫56例再次分娩问题的分析[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1):32-33.
被引量:5
3
张海波,李立新.
胎膜早破8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4):22-23.
4
包玲燕.
剖宫产术率升高的原因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4):592-593.
5
刘佩秋,彭伟,陈淑明.
对降低剖宫产术率的探讨[J]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6,5(2):145-147.
被引量:22
6
张润平.
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322-323.
被引量:6
7
沈红玲,任芬若,李红雨,吴彩婷.
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0):615-616.
被引量:81
8
李海芳.
82例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05,27(7):1080-1081.
9
张文艳.
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242-243.
被引量:5
10
冯玉英.
人工流产史对分娩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1996,12(2):29-30.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