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道德评价的嬗变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作良好的道德评价系统,对匡正道德价值观,优化道德选择的心理图式,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人的生命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初步考察了现代道德评价的方式、价值标准、内容、主体结构和范围等的嬗变规律,对构建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评价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提出了初步构想。
作者
葛桦
机构地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所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0,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德育
道德评价
嬗变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简介
葛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所副教授、博士(深圳51805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麦金太.《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译者前言第2页.
2
赵志毅.
规范与创新:德育本质问题刍议——兼论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分歧[J]
.教育研究,2002,23(1):10-13.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
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A·古谢伊诺夫,T·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8
1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2
陈远东.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4):29-31.
3
马林.
幼师德育工作实效性问题的几点思考[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71-72.
被引量:2
4
王学风.
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的互动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7-122.
被引量:14
5
范敬梅,周晓兰,肖鸿雁.
幼儿道德价值观建构管窥——后现代教育理论对幼儿园道德教育的冲击[J]
.学前教育研究,2005(11):46-47.
被引量:3
6
迟希新.
近年来我国德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2):33-37.
被引量:4
7
张鹏程.
发展型价值观: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价值诉求[J]
.思想理论教育,2009(22):12-16.
被引量:3
8
刘利.
现代幼儿园德育教学方法之我见[J]
.内江科技,2010,31(6):188-188.
被引量:6
9
温波,浦玉忠.
“跟进式教育”与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10(4):109-111.
被引量:5
10
程建坤.
理想化、功利化、虚无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病[J]
.思想理论教育,2010(20):14-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
1
辜胜阻.
农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与化解对策[J]
.教育研究,2004,25(10):3-8.
被引量:25
2
郭庆科,单志艳.
典型相关分析与测验效度的验证[J]
.教育科学,2004,20(6):47-49.
被引量:9
3
李原,郭德俊.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6(5):151-168.
被引量:116
4
鄢万春.
实效性指向下的德育科学化方法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7-9.
被引量:2
5
牛金成.
德育课程概念的重构[J]
.教育评论,2007(1):45-47.
被引量:8
6
叶飞.
论德育评价中的人文关怀[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7):33-35.
被引量:10
7
申明.
互联网:德育制度变革的教育场域[J]
.学术论坛,2009,32(1):189-193.
被引量:3
8
徐志刚.
教师情感的德育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09(2):13-17.
被引量:5
9
糜海波.
教育伦理规范建设:设定“应然”与昭明依据[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61-65.
被引量:3
10
张艳红.
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J]
.兰州学刊,2009(2):223-22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金家新,易连云.
当前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前瞻[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11):42-46.
被引量:2
2
汪文新,许伟杰,刘明强,余悦.
心理契约视角下研究生导师师德的提升[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7(5):36-4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柯昌赋,柯尊府.
浅析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J]
.科教文汇,2012(9):23-24.
被引量:5
2
夏露.
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落实路径研究[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4(11):28-32.
被引量:1
3
冯玉珠,王会然,王亚坤.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家政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5(7):62-64.
4
刘武顺.
诺丁斯“幸福教育观”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启迪探究[J]
.好家长,2016,0(7):172-172.
1
戚万学,唐汉卫.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3(1):6-9.
被引量:84
2
董铭洺.
德育,一种道德选择能力的培育[J]
.内蒙古教育(B),2011(1):4-6.
3
何玉华.
德育要教会学生道德选择[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11):36-37.
4
李先军.
教会学生选择何以可能[J]
.基础教育,2008,5(11):11-12.
5
冯雪,张占飞.
简论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J]
.商情,2011(4):171-172.
6
李先军,胡群星.
试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J]
.教育科学研究,2007(10):55-57.
被引量:1
7
张自慧.
礼之嬗变规律浅探[J]
.晋阳学刊,2008(2):69-73.
被引量:2
8
刘叶,贾云鹏.
浅论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4):295-295.
9
战凯.
高校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1):67-68.
被引量:2
10
张冬玲.
对培养受教育者“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质疑[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92-93.
被引量:1
教育评论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