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再分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仍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为了有利于高校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也为了促进该教育模式的完善、发展。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讨论分析"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的作用、特点和成效,论证其教育价值。
作者
王念秦
王永锋
耿国艺
机构地区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14期398-399,共2页
基金
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g06004)
关键词
教育模式
作用
特点
成效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1
潘云鹤.
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被引量:33
2
范惠林,赵思宏.关于如何在大学构建"SSR"创造教育模式
3
柳进,刘明珠,孙佰清.
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1):58-60.
被引量:6
4
张胜利,张小绒.
厚基础 宽口径 培养高素质人才——关于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4):11-14.
被引量:13
5
刘元芳,夏尊铨,傅白白.
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4-6.
被引量:25
6
苟凤英.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整合模式的探讨[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3):111-11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刘智运,胡德海.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102-107.
被引量:77
2
田建国.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05(6):19-21.
被引量:21
3
王洪才.
转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与治理对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60-66.
被引量:26
4
雷五明.
职业咨询的主要过程与技术[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64-66.
被引量:11
5
潘懋元.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7.
被引量:37
6
张翼星.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9-18.
被引量:36
7
陈向明.
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71-85.
被引量:193
8
宋振峰.
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若干特征[J]
.科技导报,1998,16(5):7-10.
被引量:6
9
刘晓君.
试论STS教育的必要性[J]
.科技导报,1998,16(5):31-3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71
1
陈芳雷,徐继开.
把握时代脉搏 培养高素质研究生[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z1):61-62.
被引量:1
2
应义斌,赵文波,何勇,王俊,王剑平,郭亚芳.
生物系统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4):183-187.
被引量:6
3
汤蓓蓓,褚华东,庞鑫培.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研究[J]
.高教与经济,2007,20(4):51-54.
被引量:1
4
郑浩,常思亮.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44-47.
被引量:9
5
曾砥平,邓鹏图,王正明,周良柱.
KAQ的结构内涵与高层次人才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27-31.
被引量:8
6
隋允康.
“以鱼学渔论”及其对材料力学教改的应用[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76-80.
被引量:16
7
吴秀明,严晓蔚.
大学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独特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05(4):10-12.
被引量:6
8
许织云.
“减负”后的烦恼[J]
.社会观察,2006(10):32-33.
9
隋允康,叶宝瑞.
论发掘和塑造“认知活性体系”的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25-27.
被引量:1
10
周叶中.
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7-11.
被引量:95
同被引文献
28
1
陈弘.
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切入点 打造粮食职业学院品牌专业[J]
.黑龙江粮食,2009(4):23-25.
被引量:2
2
王鹏.
互联网给旅游提供了什么——在线旅游营销的多元化特征[J]
.旅游时代,2007(6):16-17.
被引量:4
3
潘云鹤.
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被引量:33
4
路紫,白翠玲.
旅游网站的性能及其发展态势[J]
.地球信息科学,2001,3(1):63-66.
被引量:51
5
刘元芳,夏尊铨,傅白白.
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4-6.
被引量:25
6
周静珍,万玉刚,高静.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70-72.
被引量:55
7
田晓宸,陈萍.
我国旅游信息类媒体及传播效果比较研究[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66-68.
被引量:15
8
闫丹.
高职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38-39.
被引量:14
9
张胜利,张小绒.
厚基础 宽口径 培养高素质人才——关于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4):11-14.
被引量:13
10
常小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01).
引证文献
5
1
贾旭光,宋卫,包晓红.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149-149.
被引量:3
2
杨东,蔡光裕,路紫,聂学东.
旅游传媒专业初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8):79-82.
被引量:6
3
闰桂娥,王雨连.
关于高职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实例[J]
.职教论坛,2013,29(2):29-31.
被引量:1
4
姚勇.
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的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8):8-9.
被引量:4
5
阮彩霞.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4):57-6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蔡春霞,孙春花.
民办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特点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10-12.
被引量:3
2
蔡敏,武传宝.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初步探索[J]
.管理观察,2011(24):5-5.
3
游立,沈山,乔洁.
旅游信息传播机理研究进展[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68-73.
被引量:1
4
翁钢民,孙亚坤.
旅游微博: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信息传播新模式[J]
.企业经济,2014,33(2):111-114.
被引量:6
5
何宝祥,焦竹青.
基于校企产学研集成机制的协同办学内力凝聚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5):8-9.
被引量:1
6
曾一帆.
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广州市花都区高职院校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4):18-22.
被引量:2
7
安晓倩,罗仕蓉,唐布敏,汪漫江,朱衡.
以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为向导培养老年护理高职人才的研究初探[J]
.现代职业教育,2018(4):92-92.
被引量:2
8
黎永泰.
校企深度融合实例分析与研究——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
.电大理工,2016(4):70-72.
9
谢镕键,邢洪飚.
旅游传媒课程纳入MTA培养方案的现实意义[J]
.传媒,2020(4):82-85.
被引量:2
10
刘嘉媛,邹涛.
艺术专业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
.管理观察,2020,0(11):125-127.
1
何亮云.
关于和谐校园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137-137.
2
黄鹤.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2):206-206.
被引量:7
3
陈朝勇,曹新华.
大学生“人本化”管理探究[J]
.文教资料,2006(5):54-56.
被引量:1
4
毛丙波.
高等学校实施聘任制对策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7):134-135.
5
宋豫,邓涛,唐喜林.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持续发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133-135.
被引量:3
6
李小娟,范文波.
论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S1):96-97.
7
刘兴鼎.
新形势下高校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0(22):11-12.
被引量:3
8
李慧勇.
润物细无声——和新老师谈谈如何讲好一堂课[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2):1-1.
被引量:1
9
高敏,庞国伟,李天友.
以“家文化”工作理念 开创校友工作新局面[J]
.才智,2015,0(1):168-169.
10
王春姣,盛忠诚.
加强高校办学特色 促进高校持续发展[J]
.才智,2009,0(32):265-266.
商场现代化
2009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