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椎管内难复性骨块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时椎管内难复性骨块的应对策略。方法对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存在椎管内难复性骨块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的同时,向两侧撑开椎弓根协助复位。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2.2个月。3例椎体高度恢复达95%,其中1例椎体高度和楔形变均未完全恢复,其他19例椎体高度恢复100%;18例行术后CT扫描,按椎管受阻分类法:"0"13例,"1"5例;按改良Frankel分级评分法:A级1例,B级1例,E极3例,F极17例。结论椎管内难复性骨块的复位,不仅依赖于整个椎体轮廓复位后腾出的空位,更重要的是开通两侧较硬的椎弓根对扇形骨块的卡压,从而去除脊髓前方的压迫,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尽可能好的内环境。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73,175,共2页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作者简介 程毅(1958-),男,内蒙古人,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孙博,陈子华,钟世镇,胥少汀,谢中光.椎管与内容物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7(1):36-38. 被引量:14
  • 2罗鸣,罗卓荆,李明全,师晓宸,侯得门,初晨宇.椎间植骨对腰椎内固定棒应力分布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7):531-535. 被引量:17
  • 3杨诗球.判断脊髓受压程度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87,25:6-6.
  • 4郭世绂 胥少汀.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0-361.
  • 5Ruan D K,Spine,1998年,23卷,12期,1324页
  • 6Chang K W,Spine,1992年,17卷,879页
  • 7郭世绂,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1993年,360页
  • 8孙博,临床解剖学杂志,1987年,5卷,1期,36页
  • 9杨诗球,中华外科杂志,1987年,25卷,1期,6页
  • 10Mc Afee P,J Bone Joint Surg,1985年,67卷,89页

共引文献19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