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郊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面临农业用地萎缩、农业发展滞缓、生态环境恶化和综合效益低等困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并以昆明城郊为例,探讨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模式与对策。
作者
王映雪
机构地区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
2009年第5期50-51,共2页
Yunnan Agriculture
关键词
城郊农业
高效生态
模式
对策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1
谢泽力,晏钢.
云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2):89-92.
被引量:5
2
蒋志毅,陈曦.
贵阳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172-174.
被引量:2
3
姜海凤,张金屯.
土地利用变化对昆明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07,23(2):6-9.
被引量:4
4
张勤添,张森泉.
发展深圳都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对策[J]
.改革与战略,2006,22(5):37-39.
被引量:3
5
王红梅.
昆明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B04):79-81.
被引量:6
6
戴锦,张晓燕.
论中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J]
.求索,2004(5):26-27.
被引量:5
7
郝志军,陈力平,黄云,廖铁军.
关于重庆市发展生态型都市农业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64-67.
被引量:7
8
刘红,唐书源,欧阳柬,李湘煜,赵中金.
大力推进重庆市生态农业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J]
.四川环境,2001,20(2):21-26.
被引量:3
9
李国学,王砚田.
都市农业及其环境保护[J]
.生态农业研究,1999,7(4):78-8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8(11):19-19.
被引量:2
2
颜景辰,雷海章.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
.世界农业,2005(1):7-10.
被引量:51
3
刘玉龙,马俊杰,金学林,王伯铎,林积泉,张铭.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88-92.
被引量:112
4
何浩,潘耀忠,朱文泉,刘旭拢,张晴,朱秀芳.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122-1127.
被引量:179
5
王明祥.
加快江苏农业产业化、生态化、外向化[J]
.江苏农村经济,2005(7):11-14.
被引量:2
6
尹逊敦,刘欣.
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57-1958.
被引量:19
7
刘岩,高秀艳.
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辽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理论界,2005(11):218-218.
被引量:1
8
马淑琴.
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刍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6-7.
被引量:8
9
蒋小翼.
有关循环经济下农业政策法制建设的探讨[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1):79-82.
被引量:4
10
王平,张正会.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J]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15-11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3
1
杨柳,李湘煜.
三峡电站库区耕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刍议[J]
.四川水力发电,2004,23(4):18-20.
被引量:1
2
张仁贵,陈易飞,秦捷英.
苏州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284-286.
被引量:2
3
闫正平,翟印礼,赵涤非.
都市农业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与机制创新[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3(12):46-47.
被引量:1
4
董成森,邹冬生.
论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的战略转变[J]
.求索,2007(1):27-29.
被引量:12
5
吴善略.
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减少城乡差距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38-9438.
被引量:2
6
吴善略.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关系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74-1675.
被引量:3
7
李华芹.
一种新型的园林模式——生态旅游农业[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5):32-33.
被引量:2
8
程军.
发展生态农业对城镇生态环境改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49-5650.
被引量:2
9
李加军,黄晓丽.
滨海新区都市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6(5):36-39.
被引量:1
10
莫南.
农药残毒及其防范[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4):100-103.
同被引文献
45
1
赖勤.
关于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
.城市问题,1998(1):37-39.
被引量:2
2
刘兴元,王锁民,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的复合经营模式及生态经济耦合效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24-631.
被引量:42
3
朱博文.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新疆农垦经济,2005(2):69-72.
被引量:62
4
米会龙,李豫新.
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理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05(9):28-31.
被引量:5
5
陈晓华,张小林,梁丹.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3):13-18.
被引量:36
6
刘兴元,梁天刚,陈全功.
兰州市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70-173.
被引量:16
7
刘丙华,靳文明.
西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J]
.农技服务,2007,24(5):65-69.
被引量:1
8
Lawson I J.City Bountiful: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9
Jamison M S.The joys of gardening:collectivist and bureaucratic cultures in conflict[J].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85(4):473-490.
10
Fieldhouse P.Community shared agriculture[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1996(3):43-47.
引证文献
2
1
马涛,王菲.
中国城郊农业发展模式评析[J]
.城市问题,2015(9):44-48.
被引量:10
2
刘兴元,沈禹颖,赵菏.
西北干旱区生态涵养与高质生产耦合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J]
.草业科学,2017,34(3):644-65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邝卓鹏.
探讨都市区环境下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10-10.
被引量:1
2
刘兴元,沈禹颖,赵菏.
西北干旱区生态涵养与高质生产耦合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J]
.草业科学,2017,34(3):644-652.
被引量:3
3
任长秋,王钊.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农业产业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7,35(2):73-76.
被引量:6
4
黄姣,李双成.
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都市区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特征综述[J]
.资源科学,2018,40(4):664-675.
被引量:17
5
刘兴元,蒋成芳,李俊成,沈禹颖.
黄土高原旱塬区果-草-鸡生态循环模式及耦合效应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2):1870-1877.
被引量:14
6
丛晓男,曾现进.
都市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考——以北京四季青地区为例[J]
.城市观察,2019(2):133-141.
被引量:6
7
陈中伟.
替代性食物体系启示下小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40-45.
被引量:4
8
谢艳乐,祁春节,顾雨檬.
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性研究[J]
.世界农业,2020(10):4-12.
被引量:5
9
何迎台.
城郊农户耕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4):186-190.
10
张梦璐,李丹妮.
地理跨学科教学初探——以“生菜奇遇记”一课为例[J]
.地理教学,2024(6):46-49.
被引量:1
1
阎钢军.
依托区位优势 发展城郊农业[J]
.江西农业经济,2001(1):51-54.
2
付瑞成.
依托优势调整结构努力形成秭归农业新特色[J]
.山区经济,2001(2):20-22.
3
池映日.
稻草返田优势、模式与对策[J]
.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29-31.
4
熊朝成,何先素.
开阳县循环农业发展探析[J]
.农技服务,2011,28(1):116-117.
5
董洪瑞,杨晓骞.
建设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24(4):90-92.
6
田世杰.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J]
.经营管理者,2014(35):198-198.
7
彭佳妮.
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综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5-17.
被引量:3
8
郝瑞彬,尹力军,王伟毅.
唐山市耕地资源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3):211-213.
被引量:1
9
郭岚,汤志文.
他山之石——国外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J]
.社会观察,2005(12):11-12.
被引量:5
10
郝瑞彬,尹力军.
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109-111.
被引量:3
云南农业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