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续三)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期续刊的是总题目的9、10节。王实味案,从总体上说,是由罗迈引发的,经康生插手以后,升格为“托派”、“反革命”,并由毛泽东最后认定。结果,王实味在1942年10月被开除党籍。1943年4月1日被捕。1947年7月1日遇害。
作者
宋金寿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3-35,共3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王实味冤案
罗迈
康生
毛泽东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黎辛.
《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J]
.新文学史料,1995,0(4):68-87.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20
1
赵耀.
重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维度[J]
.华夏文化论坛,2024(1):210-217.
2
王其林.
延安整风运动中政治批判模式的建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2):44-47.
3
王瑞.
从延安文艺新潮的勃兴到《讲话》的发表——解放区个性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兴衰的反思[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90-93.
被引量:4
4
吴敏.
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2):38-66.
被引量:9
5
陆衡.
四十年代解放区讽刺文学运动兴衰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0):18-24.
6
程鸿彬.
延安“文抗”创建始末以及相关问题[J]
.新文学史料,2008(4):162-169.
被引量:3
7
曹霞.
王实味事件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政治化[J]
.学术界,2010(5):189-198.
被引量:1
8
何满仓,张凤辉.
王实味事件悲剧成因及当代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70-73.
被引量:2
9
胡玉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一九四〇年代的文学转型[J]
.当代作家评论,2011(4):109-117.
被引量:8
10
李利霞.
论艾青与延安文艺(1941—1942)[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5):54-56.
同被引文献
5
1
蒋南翔.
关于抢救运动的意见书[J]
.中共党史研究,1988(4):64-74.
被引量:3
2
黄擎.
“大批判”文艺批评模式与对王实味的两次批判[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7):26-38.
被引量:3
3
宋金寿.
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3):1-10.
被引量:4
4
黎辛.
《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J]
.新文学史料,1995,0(4):68-87.
被引量:21
5
雪苇.
我和王实味[J]
.新文学史料,1993,0(2):50-5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明飞龙.
当代文学“群众批判”模式的生成——以批判王实味为中心的考察(1)[J]
.文艺争鸣,2012(1):76-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马婧.
王实味研究述评[J]
.太原大学学报,2014,15(2):78-82.
1
李延.
是暴君 《史记·殷本纪》可作证 非暴君 后来出土的大量文物可立证 也是也非暴君 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佐证 商纣王是与不是暴君一直迷雾重重[J]
.中国地名,2013(11):41-43.
2
任恒俊.
关于洋务运动的破产——兼谈洋务运动的起迄断限[J]
.北方论丛,1985(2):32-37.
3
李学通.
松沪护军使辨名[J]
.近代史研究,2001(5):199-199.
被引量:1
4
有朋奇隆打对台[J]
.时代风采,2002,0(18):16-16.
5
宋金寿.
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续二)[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38-42.
被引量:1
6
国战.
安阳曹操墓发掘幕后:县政府先后投入600多万[J]
.决策探索,2010(3):49-51.
7
王善卿.
外郭“压五压金”五铢不可遽定为曹魏五铢[J]
.西部金融,1999,0(12):62-63.
被引量:1
8
杨应芹.
南京大屠杀不能与《水经注》案同年而语——与姚大力同志商榷[J]
.古籍研究,2015(2):246-252.
9
王犹升.
古案钩沉(三)[J]
.人民政坛,1997,0(6):39-39.
10
周军.
他不是杀害杨虎城将军的凶手[J]
.文史天地,2007(4):4-1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