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契机还是危机:当前高师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对现行师范院校的发展是契机还是危机? 文章就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关于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问题以及师范教育制度的创新等问题展于全面而辩证的分析,并根据我国人口变化对师范教育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的师范教育将由定向型变为非定向型。
作者
石鸥
机构地区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9年第5期9-14,共6页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师范大学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7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1
谢安邦.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
.教师教育研究,1999,14(2):2-6.
被引量:15
2
叶澜.
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
.教师教育研究,1999,14(2):11-17.
被引量:220
3
夏人青.
试论“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生存条件及其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1991,6(2):10-1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马超山.
浅谈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趋势[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7(6):18-21.
被引量:3
2
安文铸.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方向刍议[J]
.教师教育研究,1994,9(6):10-14.
被引量:9
3
夏人青.
试论“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生存条件及其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1991,6(2):10-15.
被引量:5
4
马钦荣,范国睿.
上海师范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J]
.教师教育研究,1997,12(5):4-7.
被引量:17
5
谢安邦.
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探讨[J]
.教师教育研究,1997,12(5):8-11.
被引量:41
6
李剑萍.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争论问题的透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3):23-31.
被引量:16
7
叶澜.
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J]
.教师教育研究,1995,10(5):3-8.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237
1
鞠法胜.
我国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历史、困境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5):78-84.
被引量:9
2
李玉光.
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三种模式[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1):90-95.
被引量:1
3
吴晓昱.
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优势——师范教育与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合作[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27-30.
被引量:1
4
代礼胜.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师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
.教育探索,2008(2):46-47.
被引量:4
5
黄勇荣.
论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8-8.
6
孙建萍.
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反思[J]
.河西学院学报,2009,25(3):126-128.
被引量:2
7
文胜利.
论地方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1):117-119.
被引量:2
8
姜玉琴,王吉祥.
新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167-169.
被引量:2
9
苏艳.
论高等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关系及其实现路径[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3):69-70.
被引量:5
10
李斌,黄珊珊.
论师范生的教育观[J]
.江苏社会科学,2009(S1):26-2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8
1
王建平.
论高等师范教育的体制创新[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S2):161-163.
被引量:1
2
郭桂英.
高校合并与发展高师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12):41-45.
被引量:10
3
周洪宇,但昭彬.
内地与香港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2):119-124.
被引量:4
4
丁兆云.
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与师范教育的改革[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2(1):111-113.
被引量:7
5
俞建伟,郑象虹,张真柱.
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和问题[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1):52-53.
被引量:13
6
贺祖斌.
高师院校课程计划剖析及其新的课程体系构建[J]
.北京高等教育,1999(Z1):45-46.
被引量:1
7
田建国.
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5):1-3.
被引量:22
8
严燕.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首届年会述要[J]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75-79.
被引量:18
9
齐梅,柳海民.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科学性质与基本问题[J]
.教育研究,2006,27(2):28-32.
被引量:13
10
张斌贤.
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7,28(5):19-24.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
10
1
谌晓芹,赵冬梅.
高师教育“双轨制”建立的原因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9-11.
2
朱石焕,孙建设.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究[J]
.经济师,2009(8):106-107.
被引量:1
3
李金奇,袁小鹏.
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教育的地位和功能[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2-6.
4
刘普,张淑芳,张熙君.
教师教育的发展[J]
.教育与职业,2012(17):52-54.
5
叶芃.
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重构[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2):1-5.
被引量:3
6
赵金保,张俊宗.
论传统师范大学的现代转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3):1-6.
被引量:11
7
伊继东,ZHANG Bin-chun,章秉纯,罗明东.
省属高师院校发展战略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3):1-5.
8
张金福.
论我国高师院校的未来走向[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101-105.
被引量:1
9
石鸥.
一个时代正在结束——试论独立建制的师范院校的终结[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5):19-24.
被引量:20
10
刘锋.
封闭到开放: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必然选择[J]
.教学研究,2003,26(4):294-296.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胡志坚.
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8):91-95.
被引量:1
2
万明钢.
师范院校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96-100.
被引量:19
3
周险峰,钟毅平.
论地方师范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1):44-46.
被引量:9
4
王建平.
论师范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的变革[J]
.湖南儿童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徐特立研究),2004(3):39-42.
5
阮尚全,覃松,王碧,段辉国,黄成华,宋超.
浅谈新建高师院校中心实验室建设[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0(2):106-108.
被引量:1
6
时章明,谢冬平.
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教育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6):125-128.
被引量:5
7
伍运文,李云中.
世纪之交的师范教育改革探寻——湖南省的个案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6):71-76.
8
许建美.
关于我国建设专业发展学校的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1):3-6.
被引量:11
9
樊华强.
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发展的理性思考——以湖南师范教育改革为例[J]
.大学教育科学,2006(1):91-93.
被引量:4
10
蔡宝来,王慧霞.
论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17-20.
被引量:12
1
成有信.
论师范教育和教师[J]
.教师教育研究,1989,4(1):27-35.
被引量:4
2
黄建雄,常军胜.
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1):132-136.
3
农耀飞.
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引进竞争机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6,22(0):11-14.
4
张效珍.
从定向型到非定向型——西方五国师资培养体制发展历程考察及原因分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5(1):16-20.
5
陶莉.
我国人口增长与教育发展问题探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5):35-36.
6
杨艳琳.
湖北省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教育研究,2001,22(7):72-75.
被引量:12
7
推进福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政协天地,2010(8):20-20.
8
李春玉,于晓霞.
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比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7):94-97.
9
张巨斌.
天津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3):25-28.
被引量:2
10
王延寿.
中俄高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07,21(6):111-117.
被引量:2
教师教育研究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