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字语境与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下译界,后现代解构之风日盛,"延异"、"撒播"、"能指"不绝于耳。本文试图从表意汉字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的属性以及汉语文化的共时态特点出发,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论证:在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忠实"标准与文学翻译本身之解构纯属无稽。
作者
张传彪
机构地区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出处
《英语研究》
2006年第3期42-46,共5页
English Studies
关键词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解构
文学翻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云虹.
意义与翻译批评研究[J]
.外国语,2005,28(3):37-42.
被引量:24
2
王东风.
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J]
.中国翻译,2004,25(6):3-9.
被引量:231
3
马钦忠.
中西文字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作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3):16-22.
被引量:5
4
刘宓庆.
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J]
.中国翻译,1986(4):19-24.
被引量:49
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张绍杰导读.普通语言学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0-44.
2
索绪尔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季羡林.翻译之为用大矣哉[A].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1..
4
Barthes, R. OEuvres completes, Tome 2[M].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94.
5
Carloni, J.-C. & Filloux, J-C. La critique litteraire[M].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3.
6
Berman, A. 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 John Donne[M]. Paris : Gallimard, 1995.
7
LEDERER, Marianne, La traduction aujourd'hui[M]. Paris: Hachette, 1994.
8
Bcrman, A. L'Epreuve de l'etranger[M]. Paris: Gallimard, 1984.
9
Berman, A. La traduction et la lettre ou L'auberge du lointain[M]. Pads: Editions du Seuil, 1999.
10
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295
1
张洁.
从翻译美学视角下探究科技翻译的审美再现[J]
.校园英语,2020(50):255-256.
2
骜龙,刘云虹.
斯坦纳“译者”模型的建构路径及其理论意义[J]
.外国语,2023,46(6):98-105.
3
王军平,陈忠良.
论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建构精神——翻译学视角下的阐释[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35-139.
被引量:1
4
韩兆霞.
汉诗英译:归化抑或异化[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61-65.
5
赵俊.
解构传统译论的“忠实”[J]
.考试周刊,2007(14):47-48.
6
年晓萍.
留白:模糊语翻译的一种新取向[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116-119.
被引量:1
7
杨晓荣.
翻译层次说评述兼谈翻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外国语言文学,2004,21(2):53-57.
被引量:1
8
康宁.
译者对源文本跨文化理解的哲学诠释学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1):109-111.
被引量:1
9
齐金征.
翻译的催生力量与现代话剧在中国的诞生[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1):50-51.
10
谭焕新.
从解构主义视角解读论语中“道”的英译[J]
.大家,2012(16):140-141.
1
张传彪.
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88-93.
2
张传彪.
对汉字语境下文学翻译与解构主义的思考[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6):62-67.
3
洪增流,彭发胜.
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6):78-83.
被引量:4
4
江南雪儿.
写下,即是永恒[J]
.岁月(原创),2015,0(1):65-67.
5
秦海鹰.
米硕散文诗(节译)[J]
.国外文学,1991(2):222-228.
6
边丽君.
游走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合情合理——基于后现代解构主义视角解读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4(6):116-118.
7
张朋朋.
谈文字的本质[J]
.汉字文化,2004(3):44-46.
被引量:8
8
刘庆俄.
再论文字的本质及其和语言的关系[J]
.汉字文化,2010(4):23-29.
被引量:1
9
索绪尔关于语言的妙喻(之三、四)[J]
.高师函授学刊,1995,21(4):64-64.
10
柯永海.
乔姆斯基的语言研究方法[J]
.外国语言文学,1994,13(Z2):26-28.
被引量:1
英语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