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所谓“新传统”,是指新文学传统或者现代文学传统,近百年来它逐步积淀下来.成为有别于古代文学的那些常识或普遍性的思维与审美方式。“新传统”虽然形成时间较短,但和古代传统一样,已经作为民族语言想象“共同体”而存在,以其权威性能量不断入侵、影响后起的创作,甚至无孔不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但未能得到像对待古典传统那样的尊奉与重视。且看以白话文为基础的现代文学语言的确定.
作者
温儒敏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新华文摘》
2009年第3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
阐释
古代文学
审美方式
形成时间
民族语言
古典传统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1
杨春时,肖建华.
中国现代文学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双重变奏[J]
.学习与探索,2007(4):178-183.
被引量:1
2
韩书堂,李克.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民族性[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9-153.
被引量:2
3
魏韶华,武菲菲.
“改造民族灵魂”能够统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总主题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问题的再思考[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1):38-4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齐鑫.
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J]
.北方文学(下),2011(2):132-13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汪文嘉.
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J]
.文学教育(中),2014(1):36-37.
2
慕芳.
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J]
.改革与开放,2012(03X):191-191.
被引量:1
3
马骁骋.
探讨关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62-62.
被引量:1
1
叶帮义,胡传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湖诗派研究[J]
.阴山学刊,2004,17(1):19-24.
被引量:3
2
金宁芬.
南戏形成时间辨[J]
.文学遗产,1983(A15):6-18.
被引量:2
3
孟祥荣,毛洪文.
公安派形成时间和原因的考察[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5(5):8-13.
被引量:3
4
祁拉旦.
嘘……听雨[J]
.青年文学家,2016,0(7X):3-3.
5
张红梅.
梦回大唐思东都[J]
.牡丹,2011(2):53-56.
6
黄竹三.
话说南戏[J]
.古典文学知识,2000(1):62-67.
7
王尧.
李锐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04(3):158-158.
8
李钦彤.
被遗忘的先锋——重估鸳鸯蝴蝶派[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111-115.
被引量:1
9
何宗美.
茶陵派形成时间新证——兼谈茶陵派研究的相关问题[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5(3):36-43.
10
刘坡.
明代前七子派形成时间考[J]
.殷都学刊,2012,33(1):62-67.
被引量:2
新华文摘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