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外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量:
7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对外文化要有效传播,需要对自身文化有准确认识和定位,注重异质文化的可对话性以及重视传播渠道中的非均衡性因素。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应当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播,塑造"和平开放"的文化内核,通过文化外交,塑造"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
作者
吴友富
机构地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出处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5,共8页
International Review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国家形象
和平发展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25
同被引文献
620
引证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261
参考文献
10
1
孙红霞,李爱华.
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J]
.国际资料信息,2007(6):17-21.
被引量:6
2
李志斐,于海峰.
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J]
.理论界,2007(2):109-111.
被引量:7
3
黄明超.
发展广东饮食文化的思考[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3):72-74.
被引量:7
4
田土.
弘扬科学与先进饮食文化[J]
.北京观察,2006(5):56-58.
被引量:1
5
多晓萍.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4):80-82.
被引量:30
6
张少飞.
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43-45.
被引量:19
7
居黎东.
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J]
.当代世界,2005(12):41-44.
被引量:22
8
崔凤海.
试论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公共关系问题[J]
.体育与科学,2003,24(6):22-23.
被引量:9
9
费孝通.
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
.文史哲,2003(3):15-16.
被引量:311
10
李智.
试论文化外交[J]
.外交学院学报,2003(1):83-87.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张合营.
论全球化的文化安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4):113-114.
被引量:4
2
刘中民.
文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管窥[J]
.欧洲研究,1998,19(5):40-46.
被引量:4
3
汤光鸿.
论国家形象[J]
.国际问题研究,2004(4):18-23.
被引量:75
4
李智.
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J]
.太平洋学报,2004,12(2):64-69.
被引量:26
5
吴燕波.
析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内涵──环境保护[J]
.体育与科学,2001,22(4):12-13.
被引量:23
6
孙溯源.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J]
.现代国际关系,2003(1):38-44.
被引量:75
7
郑海中.
关于文化传播的几个问题[J]
.湖南社会科学,2005(4):133-134.
被引量:12
8
徐红霞,单秀丽,李丽佳.
透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3):46-49.
被引量:3
9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
10
[1]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425
1
綦源楚.
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6):164-165.
被引量:1
2
陶建杰,孙仪静.
中国民众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因素——以在华外国人为视角[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4):83-98.
3
何炳权.
传统惯性与现代整合:传统武术的角色调适研究[J]
.体育视野,2022(12):8-10.
4
刘峥.
话语权问题的界与度[J]
.中国外语研究,2019(1):116-120.
5
邱丽萍.
融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于幼儿一日活动中[J]
.新教育(海南),2024(S02):204-205.
6
冯颜利,张丽华.
文化自觉与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思想战线,2007,33(2):137-140.
被引量:9
7
武乐堂.
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2-26.
8
宋振文.
文化自觉:电视工作者的社会良知与文化责任[J]
.社科纵横,2008,23(10):127-129.
被引量:5
9
郭红专.
悟·平常心与当代中国画[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1):42-44.
10
张自慧,董国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7):45-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0
1
栗姣,孟卓.
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红色文化特质[J]
.文艺争鸣,2021(12):205-208.
被引量:8
2
田园.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之解构[J]
.传媒论坛,2023,6(6):68-73.
被引量:4
3
明心武,肖静,刘海锋.
客家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探析[J]
.传媒论坛,2022,5(23):86-88.
被引量:3
4
张焱,傅雨,杜小凡,李浩然.
跨文化视域下东方故事的西方解构——以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9):64-67.
被引量:5
5
王友唐,昌沧.
让传统武术走向世界──李杰谈三亚“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J]
.中华武术,2000(10).
被引量:12
6
傅新.
综合安全与国家形象[J]
.现代国际关系,2004(6):12-17.
被引量:7
7
陈冰玉,石岩.
阴阳太极与十字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比较[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8(10):71-73.
被引量:2
8
欧阳友金.
武侠影视对武术国际化的影响[J]
.电影评介,2006(13):43-44.
被引量:13
9
张琳.
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9-72.
被引量:7
10
马林芳,王建平.
当代潮汕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J]
.探求,2005(6):70-7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76
1
马晨莲,张江浩.
高低语境间文化壁垒的成因及理论消解[J]
.传媒论坛,2023,6(9):82-85.
被引量:1
2
焦越涵.
出境展览影响塑造国家形象因素初探——以“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为例[J]
.博物院,2023(6):16-24.
3
刘继红,孙晓梅.
非华裔马来西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调查与思考[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9,0(4):71-80.
被引量:1
4
周小丁,李晓静.
跨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共情研究——以YouTube平台CGTN “Beijing2022”报道为例[J]
.国际传播,2022(6):48-61.
被引量:5
5
张丽华,王乐.
崛起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战略[J]
.长白学刊,2010(5):39-42.
被引量:3
6
杨建营,杨建英,郭远巧.
国家形象视角下的武术国际化推广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29-34.
被引量:31
7
孟晓辉.
从国家形象宣传片看“国家公关时代”大众传媒的作用[J]
.开封大学学报,2011,25(2):31-33.
被引量:3
8
邓显超,孙连红.
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挑战[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1(9):56-58.
被引量:2
9
王小娟,杨建营.
国家形象视角下武术影视作品的定位及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8):91-95.
被引量:9
10
邓显超.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起点[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250-251.
二级引证文献
261
1
马亮.
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研究[J]
.中国文艺家,2020(2):265-265.
2
唐培兰.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日语传播策略转型[J]
.语言规划学研究,2021(1):83-90.
3
吴炜华,杨芊.
空间话语、区域符号与文化创新的三重勾连: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对外传播的媒介社会学考察[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4):79-92.
被引量:1
4
张靓.
中华文化“走出去”视野下的博物馆文本翻译——以首博展览为例[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19(1):73-81.
被引量:3
5
王晓红.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10):102-103.
被引量:4
6
周俊丽.
国学中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6):100-102.
7
刘权.
非洲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策略研究——以非洲两所孔子学院为例[J]
.汉字文化,2023(3):187-189.
8
周懿婷,朱文清,张娜,王敏.
海外热门中国文化类自媒体视频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
.汉字文化,2022(19):188-190.
被引量:1
9
王辉,刘旋儿,刘睿,叶萌.
数字时代探索民俗文化赋能创新创业教育[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20):12-17.
被引量:1
10
乔凤瑾,王中伟.
兵团政论片的记忆建构与展演——基于媒介记忆的视角[J]
.传媒论坛,2022,5(20):56-59.
被引量:2
1
国佳.
中华文化与海外统战工作[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64-67.
被引量:2
2
唐颖.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在非洲面临的挑战[J]
.新闻传播,2015(1X).
3
杜雁芸.
国家形象的内涵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24(4):60-63.
被引量:8
4
陈世阳.
试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现代化国家[J]
.晋中学院学报,2014,31(1):4-7.
5
牛文浩,李晨曦,付育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及网络培育[J]
.福州党校学报,2015(6):62-65.
6
刘红英.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11):67-69.
被引量:2
7
李家忠.
中国·越南走过昨天[J]
.对外传播,2006,0(1):20-23.
被引量:1
8
提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J]
.学术界,2016(3):246-246.
9
杨风,李兴家.
论工会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作用[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4,29(4):27-30.
被引量:2
10
郑永年.
民主的政体如何能有效服务于公众[J]
.人民论坛,2009(18):58-58.
国际观察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