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力素质模型作为一种技术含量高且十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已经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热点之一。介绍了素质模型的内涵、基于素质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点、框架,重点论述了基于素质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构流程,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
熊科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
出处
《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体系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17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1
迈克尔·兹维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J]
.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被引量:61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Pfeffer J, Veiga J F. Putting people first for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9, 13: 37~48
2
Nelson J B. The 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job analysis,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97, 20: 39~49
3
Lawler III E E. From job-based to competency-based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4, 15: 3~15
4
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 1~14
5
Spencer Jr L M,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6
McClelland D C.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8, 9: 331~339
7
Shippmann J S, Ash R A, Battista M, et al. 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0, 53: 703~740
8
Boyatzis R E. 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Wiley, 1982
9
Nygren D J, Ukeritis M D. The future of religious 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nsformational and commitment . Westport, CT: Praeger, 1993
10
Motowidlo S J, Carter G W, Dunnette M D, et al.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d behavioral inter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2, 17: 571~787
共引文献
617
1
吴爽,谈芳,王世长,任圣鑫,杜莹莹,李晨辉,李征,周驰.
杭州市本专科健康管理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17-18.
被引量:2
2
岳童.
社区干部治理内生动力机制的质性研究[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2):167-189.
3
鲁翰涛,叶茂林.
民航广州管制中心管制员胜任力模型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21(5):86-92.
被引量:3
4
成鹏.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3):184-186.
5
曾秀萍,王婷.
南康家具业企业家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6):135-140.
被引量:1
6
金士平.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
.高教论坛,2007(6):10-12.
被引量:15
7
刘晓红,徐扬,史本山.
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模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2):342-348.
被引量:13
8
黄光圣,魏书堂.
组织甄选偏差的来源及其风险应对策略[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1):65-68.
被引量:1
9
贾建锋,王国锋,王英男.
创业导向型企业高管胜任特征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18-324.
被引量:5
10
王卓然.
我国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对2003年~2011年间480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J]
.商场现代化,2011(12):119-12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2
1
朋震,孙敏.
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4):90-92.
被引量:41
2
边慧敏,钟慧.
非营利组织员工素质模型建构初探[J]
.财经科学,2004(6):74-77.
被引量:11
3
王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素质模型[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7(1):54-56.
被引量:30
4
潘文安.
IT业项目经理人胜任力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152-154.
被引量:29
5
梁建春,冯明,何跃.
胜任特征研究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4):8-12.
被引量:8
6
郑学宝,孙健敏.
县级党政领导正职胜任力模型研究[J]
.中州学刊,2006(1):22-24.
被引量:24
7
邢伟.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员工评价模型研究[J]
.经济师,2006(3):135-136.
被引量:2
8
汤书昆,李健,刘颖.
基于素质模型的知识员工价值评估方法初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5):157-160.
被引量:11
9
杨佳,王怀明,杨卫星,韩进.
论胜任特征及其研究新进展[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4(5):85-87.
被引量:4
10
孔晓东.
科研项目负责人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9):64-6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吴冰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素质量化研究[J]
.经济师,2014(2):199-199.
2
李红利,焦伟伟,赵慧峰,苏敬肖.
牧场场长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0(4):25-28.
3
安鸿章,吴孟捷.
胜任特征模型[J]
.职业,2003(3):15-17.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董悦颖,李欣.
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326-334.
2
杨佳,王怀明,杨卫星,韩进.
论胜任特征及其研究新进展[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4(5):85-87.
被引量:4
3
郑海燕.
建立企业知识型员工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外资,2011(15):173-173.
被引量:3
4
曹婷.
通信运营企业销售人员胜任力模型初探[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9):136-137.
被引量:2
5
王立新,王世君,邢劲.
基于能力管理体系的“师带徒”新员工培训模式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2):16-17.
被引量:5
6
张晓寅.
上海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模型构建策略[J]
.中国市场,2012(27):126-127.
被引量:1
7
王建民,杨木春.
胜任力研究的历史演进与总体走向[J]
.改革,2012(12):138-144.
被引量:67
8
代郑重,安力彬.
胜任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软科学,2013,27(7):115-117.
被引量:26
9
孙瑶.
胜任特征模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4,0(15):102-102.
10
李妞.
企业信息运维人员胜任能力模型创建与探索[J]
.现代企业文化,2015,0(33):113-114.
1
施正祥.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批判[J]
.企业研究,2003(24):62-63.
2
叶利东,郭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1):55-56.
被引量:2
3
潘育践.
如何建立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J]
.厦门科技,2012(2):45-47.
4
徐雪梅.
对岗位的认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2):50-50.
被引量:1
5
吉丽霞.
浅析供电支公司的绩效考核[J]
.中国电力教育,2007(6):46-48.
6
张晓欣.
浅析我国企业绩效管理问题[J]
.市场观察,2016,0(S1):120-120.
7
胡文娟.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6(2):20-20.
被引量:10
8
胡文娟.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
.商,2015,0(10):48-48.
被引量:9
9
施正祥.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批判[J]
.企业研究,2004(12X):62-63.
10
李玲.
人力资源管理工具:3D任职资格标准[J]
.商场现代化,2014,0(29):142-142.
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