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浊致病理论初探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中医血浊致病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临床应用价值。认为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学概念,是疾病的病理枢纽。从此角度对血浊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防治血浊所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韩萍
周永红
王新陆(指导)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
不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456-457,459,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血浊
病因
致病特征
分类号
R241.4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作者简介
韩萍(1980-),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4
1
王新陆.脑血辨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2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2.
被引量:55
3
许筱颖,郭霞珍.
浊毒致病理论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8-29.
被引量:100
4
宫润珍.
浊邪害清浅释[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02-10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慧杰,舒为群,张学奎,梁志清,常青,江露.
育龄期妇女体内有机污染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28-230.
被引量:7
2
吴深涛,武娜杰,张罡,王世伟,呼永和,邬金玲,周静.
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05,22(2):119-120.
被引量:36
3
余良甫.
七情病病位在脑[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3):5-6.
被引量:4
4
于俊生,周次清,丁书文.
从健脾补肾和解泄浊论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34-137.
被引量:16
5
蒉纲,黄燕兴,毛旭明,周阿高.
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附43例疗效分析[J]
.中医文献杂志,2005,23(2):42-43.
被引量:5
6
吉春玲.
补肾活血与降浊祛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8):487-488.
被引量:13
7
王米渠,王宇,骆永珍,白华,黄健.
“恐伤肾”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及免疫器官的影响[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4-35.
被引量:28
8
严灿,潘毅,邓中炎,高敏,吴丽丽.
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应激状态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_2O_2功能的观察[J]
.中医杂志,1997,38(4):236-236.
被引量:20
9
王新陆.脑血辨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10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210
1
易泳鑫,陈茜,高毅东,陈梨花,林维志,梁琛,尹鹭峰.
“浊邪害清”理论在急性脑卒中的运用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20(7):30-31.
被引量:3
2
王新陆.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3-5.
被引量:27
3
付先军,宋旭霞,袁浩,金秀梅,周杨.
中医药信息特点与多媒体创作思维[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4):209-211.
被引量:3
4
王新陆.
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
被引量:13
5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2.
被引量:55
6
孙爱云.
宁脑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455-456.
7
孙爱云.
浅述从脑论治心身疾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01-803.
被引量:5
8
王新陆.
化浊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2007,24(3):177-180.
被引量:2
9
郭春莉,付强.
王新陆运用甘枣五参汤加减治验举隅[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616-617.
10
王中琳.
王新陆从“血浊”辨治高脂血症经验[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474-47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14
1
谢芳,谢宁.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肺脏理论病机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59-61.
被引量:13
2
王新陆.
血浊证的辨证治疗[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3-5.
被引量:27
3
刘慧杰,舒为群,张学奎,梁志清,常青,江露.
育龄期妇女体内有机污染物成分的鉴定与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4,21(4):228-230.
被引量:7
4
赵仁宏,贺圣文,周遵伟,崔群,王珉鑫.
血脂、血流变在防治高脂血症实验中的相关变化[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26(3):181-183.
被引量:2
5
任继学.
伏邪探微[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4-7.
被引量:174
6
彭建中.
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的经验[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8):338-339.
被引量:10
7
何军锋.
无证可辨浅识及对策[J]
.医学与哲学(B),2006,27(8):76-77.
被引量:4
8
王新陆.
论血浊与脑病[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579-582.
被引量:55
9
许筱颖,郭霞珍.
浊毒致病理论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8-29.
被引量:100
10
刘保延,王永炎.
证候、证、症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J]
.中医杂志,2007,48(4):293-296.
被引量:109
引证文献
12
1
胡晓洁,宗寿健,王兴臣.
从“化浊”入手浅述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37-1538.
被引量:5
2
李茹,刘德山.
关于血浊的理论浅析[J]
.江西中医药,2015,46(8):10-11.
被引量:8
3
马冲,陈蕾,宋艳艳,王健,李霞,王新陆.
从血浊论治缺血性脑卒中[J]
.中国中医急症,2018,27(3):557-558.
被引量:6
4
韩萍,周永红,唐明,郭瑞友.
脑动脉硬化症从血浊论治探微[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111-113.
被引量:3
5
韩萍,于春蕾,马文香,王新陆.
基于治未病理论谈无症状疾病从血浊论治[J]
.天津中医药,2020,37(6):609-612.
被引量:15
6
王新陆,王栋先.
血浊的生化基础以及与其他病理因素的关系[J]
.天津中医药,2021,38(1):1-6.
被引量:19
7
赵帅,王中琳,王新陆.
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从血浊理论探析偏头痛的辨治[J]
.天津中医药,2023,40(1):4-8.
被引量:4
8
怀宝赓,李昌玲,怀宝莎,曹英娟,辛涛,刘德山,王新陆.
基于血浊理论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机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7):937-942.
被引量:5
9
李柏,金妍,王栋先,贾红玲,张永臣,王新陆.
应用“血浊”理论治疗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24,43(3):322-327.
被引量:3
10
王丹丹,王业飞,韩萍.
基于“血浊理论”系统性探析五脏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25,52(3):28-30.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张桂睿,游佳华,王康平,姚建景,娄艳芳.
调畅中焦法治疗非急性期脑梗死120例[J]
.河南中医,2015,35(12):2942-2943.
被引量:1
2
齐鸣,李胜涛,任佳辉,李果,左冠超.
中风先兆中医药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178-181.
被引量:3
3
张肖辉,牟淑敏,崔丽媛,张庆霞,李亮亮.
论“血浊”理论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67-68.
被引量:4
4
杨潼,崔应麟.
崔应麟教授运用“益气化瘀,通络祛浊”法治疗中风病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7):71-72.
被引量:4
5
李志强,常红娟,王学惠.
冠心病血浊论[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1):126-129.
被引量:5
6
晏蔚田,魏军平,董广通,柏力萄.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80-85.
被引量:16
7
龚丽,朱晓宏.
中风先兆的中医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8):163-165.
被引量:3
8
朱晓娜,李天浩,郭珍,王先永,许红.
调脂柔脉颗粒治疗脑动脉硬化症72例[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6):113-116.
被引量:2
9
接飞蝶,顾健霞.
顾健霞从“虚”“痰”“瘀”论治老年高血压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2):2244-2246.
被引量:9
10
贾红玲,金妍,张永臣,王新陆.
以血浊理论为指导,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思路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20,37(4):388-393.
被引量:7
1
张安玲.
杂病湿热合邪的致病特征[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5):34-35.
被引量:1
2
高莉.
中医治疗护理筋骨病的特点[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7(3):67-68.
被引量:1
3
肾阴虚[J]
.大家健康,2016,0(8):56-56.
4
曹洋,曲剑华,蔡念宁.
以中医学饮食养生理论指导痤疮的防治[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6):479-480.
被引量:5
5
福如海.
脾虚生百病 运动胜补药[J]
.养生月刊,2011,32(7):590-591.
6
汪蓉.
中医学概念模糊性的哲学根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5):6-6.
被引量:8
7
刘岑,高颖,邹忆怀.
试述痰邪致脑病的作用机制及致病特征[J]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2001,8(2):9-11.
被引量:2
8
石宇奇,王莹莹,王卫,孙颖.
“神”字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2):58-59.
9
李艳,严灿,邓中炎.
气的涵义浅识[J]
.中医药研究,2000,16(4):4-4.
被引量:2
10
刘松林,王平,张茂林,田代志.
痰邪致病机理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J]
.中医杂志,2003,44(1):5-7.
被引量:1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