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 被引量:14

The Change of Chinese Film Theory in 30 Yea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影坛"洋务派"全面走向理论界和"影协"讲习班的举办,是中国电影理论开放的两个转折点;克拉考尔的电影美学理念和尼克·布朗对西方学院派理论的诠释和评估,是影响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上述理论现象为重心,通过对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的重新梳理和再评价,来总结中国电影理论变革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以期对电影产业的兴起和中国理论在新世纪发展提供学术上的参考。
作者 陈山
机构地区 北京电影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2-37,共6页 Contemporary Cinema
作者简介 陈山,教授,北京电影学院,10008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与“洋务派”[J].电影艺术,1995(3):28-34. 被引量:6
  • 2邵牧君.《<银海游>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载《银海游》第2页.
  • 3邵牧君.《关于电影理论的思考》,载《银海游》.第143页.
  • 4邵牧君.《克拉考尔的电影美学理论》,载《银海游》.第123页.
  • 5克拉考尔 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77页.
  • 6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89页.
  • 7《电影文化》丛刊第一辑(1980年4月)发表了周传基,李陀的短文《一个值得熏视的电影美学学派——关于长镜头理论》.
  • 8崔君衍 译.《摄影影像本体论》等三篇“巴赞的电影美学论文”[J].电影艺术译丛,1980,(2).
  • 9[美]杜安德鲁斯所作论文.《巴赞的电影美学》.
  • 10郑洞天 张卫.《纯真年代——新时期创作回顾》[J].当代电影,1998,(6).

同被引文献16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